醉美乌镇之魂牵梦绕“似水年华”
- 更新时间:2017-07-27 16:51:48 来源:火车网 点击次数:0
——游记没写完呢吧?
——唔!开了个头,有点不知道怎么写下去的感觉。
……
第二天一早,到了东栅,才找到了这次旅行的意义——寻迹“似水年华”;才有找到“魂”的感觉。
……之前两篇乌镇的旅行日记——贴贴图,写些简短的文字——像小O说的“这样看才会有感觉会让人有想去看看冲动,比单看照片册子好很多。”
想着写些纯文字的东西——回来的这段时间,常常会想起在乌镇的那天下午,独自坐在摆渡船上,依在船头仰望天空,耳边水声潺潺;一个阳光午后——一切都享受得那么安静!
“你要去哪里?”渡头的师傅问道,“呃……我就只是想这样坐船而已……”不知起点,不问终点,顺流而下……
在女红街下了船,沿着青石板的街道,走走停停;在路边坐下歇歇脚,停下来写写……册子里这些文字的片段,就好像是一首歌曲最初的Demo;会情不自禁地轻声哼唱起的一段旋律;又好像是一段未完成的歌词。
在台北,流浪歌手对英轻声哼唱的那一首:“当我想你的时候……啦啦啦啦啦啦啦……当我想你的时候……”
去乌镇,暗地里揣着一份邂逅爱情的情绪。
到了东栅,才有找了到“魂”的感觉!
在“财神湾”右侧的长廊,远远地便看到了逢源双桥。
——逢“缘”双桥好名字,有缘的人就会相逢!
——是左右逢源的“源”
——人生不可能左右逢源的
默默说:“男的,走左边;女的,走右边;所以桥才会分开来的。我走了右边,你就走了左边……
当我迈出脚步,脚尖轻轻踏上第一步台阶;你是不是也会像我一样,看一眼左手边;当我伸出右手,指尖划过石柱、桥栏;你是不是也会像我一样,在心底泛起“似水年华”的滋味?
我站定!
转身透过木窗棱,看到
远处的
小桥、流水、人家;
不时地回望来时的桥头,
“你是不是来晚了一点点?
我走快了一点点!”
若是这样,好!
我停下!
等你……
就快走下“逢源双桥”了,又再回望一眼这排长长的木窗棱。
若此时,我走下“逢源双桥”的左边转向右侧,再走上这“逢源双桥”:
从脚尖轻轻踏上第一步台阶的那一刻起,
当看向左手边的那一刻,
我站定、转身透过木窗棱,
这样就会
邂逅
迟到的你?
长长的木窗棱那一侧
你的双眼
你的面庞
……
每一步,都是在寻迹;每一步,任思绪翻涌。到东栅的清晨似乎格外的早,香山堂药店的伙计才刚刚拆下第一块木门板。默默大概也是在这样的一个大清早,匆匆跑到三白酒坊,喝一大碗酒酿。
“默默永远在跑,她来了、走了,看不见人影,只觉得空气在动。”
故事里,乌镇的人好像永远不会醉——“渴了喝口酒,醉了喝口茶,醒了继续喝酒”。
“醉酒是一种享受”——默默,她都懂!
我们,生活在这样的城市——只有到了夜里才会去灯红酒绿、纸醉金迷地买醉。
醉!是这儿一天生活的开始,而不是结束。
“我也来一盅三白酒。”微醺中开始,继续寻迹。
酒坊后院连着宏源泰染坊后场的晒场:密密麻麻、绿绿葱葱的爬墙虎围满四面院墙,庭院里满目蓝印花布——很纯粹的蓝印花布,不像草本染坊土布和蓝印花布的杂合。
从染房正要出来的时候,起一阵风。
“你来了?”像默默一样;空气在动!就这样!飘动的蓝印花布间会不会闪现你的身影?
“你在哪?”……
“你走了?”
走了,看不见人影,只觉得空气在动……
穿过染房的前厅,回到东栅的街道。家家户户的房门都敞开着,只是那道腰门的存在,清楚地界定着我们格格不入的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