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之行
- 更新时间:2017-07-27 16:51:46 来源:火车网 点击次数:0
等着煮鱼丸的功夫,我看到店门口一个桌子上放着一个盖着盖子的大笼屉,于是好奇地打开盖子看,啊!一堆还没有拳头大的棕色的球,好像是粉条做成的。问老板娘,说这叫“肉丸”,也是福州特产,说是咸甜口儿的,好吃,“尝一个吧”。既然是来吃特色的,当然要来一个。老板娘说是芋头擦成丝做的,咬开,里面还有馅,有点辣,是大块的肥肉丁
鱼丸吃的正欢,LG把肉燕也买过来了,这里肉燕以卖生的拿回家为主,也可以当场煮了吃,但没地方坐,只能站在外面吃,有一个高桌可以用。同利肉燕的出品也比昨天安泰楼的好吃,鲜香啊。
早餐开幕式之后,我们前往昨天从西湖坐车回来时看到的福州最有名的鱼丸之一--永和鱼丸品尝。
LG吃了一碗鱼面,赞不绝口,说是他最喜欢的清汤面类型,鱼面是由鱼肉和淀粉构成,和面条或米粉的口感都不同,软一些,弹性在龙须面和炸酱面之间。我不爱吃汤面,尝尝就行。
永和的鱼丸有多种,我吃了福寿双全,就是鲨鱼丸和鳗鱼丸的混合,其实也分不出哪个是哪个,都很好吃就是了。还有鱼汤和鱼卷没吃过。
吃饱后,正式开始今天的福州三坊七巷之旅。
三坊七巷是南后街两旁从北到南依次排列的十条坊巷的简称。向西三片称“坊”,向东七条称“巷”,自北而南依次为:“三坊”衣锦坊、文儒坊、光禄坊,“七巷”杨桥巷、郎官巷、安民巷、黄巷、塔巷、宫巷、吉庇巷。此街区是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街之一。被誉为“明清建筑博物馆”、“城市里坊制度的活化石”。其中,吉庇巷和杨桥巷一南一北两条巷由于道路改造已经变成了通车的大马路,所以实际上主要参观的景点只有三坊五巷。
买了票后,我们从南到北开始参观游览。参观了林则徐故居后,去看刘氏民宅。
谢家祠。
官巷,林氏民居,是林则徐次子林聪彝的宅第。宅子好大,好几进,都快转晕了。
从宫巷出来,看到有买小吃的,食指大动,吃!
左上是炸虾饼,但没看到虾,后来才知道应该是有一个整虾在里面的,还行。
右上是花生汤,也是福州特色小吃,花生煮的非常非常烂,十分香甜可口。
下面是一盘年糕拼盘,有马蹄糕,红年糕,白花糕,炸年糕,都好吃,我就爱吃年糕。
LG只吃了一点儿,喝了一碗半花生汤。
接着逛,衣锦坊和黄巷对着,文儒坊也在附近。还有个新四军驻福州办事处旧址。
衣锦坊里的小黄楼。
三坊七巷简介
水榭戏台。
看到了永和鱼丸三坊七巷店,又跑进去吃了,当时已是下午两点多,吃的人并不多,LG又吃了一碗鱼面,我吃了一碗鱼汤,就是鲨鱼滑。一般,纯鱼肉切成条外面裹了厚厚的面。那两个鱼丸是LG的鱼面里的,他不吃,给我了。
永和鱼丸对面老字号黄则和花生汤,买了一杯,两块五,比刚才喝的那个还甜,还卖小点心,看着没食欲,没买。
塔巷,王麒故居。
二梅书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