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津观音寺
- 更新时间:2017-07-27 16:51:45 来源:火车网 点击次数:9590249
十二圆觉绘在大殿左右两壁,左边依次为:文殊菩萨、普眼菩萨、弥勒菩萨、威德自在菩萨、净诸业障菩萨、圆觉菩萨;右边依次为:普贤菩萨、金刚藏菩萨、清净慧菩萨、辨音菩萨、普觉菩萨、贤善首菩萨。十二圆觉菩萨壁画,是根据唐代西域来华的高僧佛陀多罗所译之《圆觉经》内容而作,壁画中的主人公,便是经书中十二位为了让末世众生能够获得觉悟解脱而向佛陀求法的圆觉菩萨。
十二圆觉菩萨壁画群像运思精湛绝妙,画工技艺超群。虽然其人物形像和比例完全按照佛教的《造像量度经》中的要求绘制,但艺术家对每一个人物的衣饰细节和面部表情,却刻划得惟妙惟肖,生动活泼,一反传统宗教艺术因内容严肃而流于僵化刻板的通病。
整个壁画的线描技法,娴熟地采用了中国传统的兰叶描、铁线描、钉头鼠尾描等,各尊菩萨的服饰根据各自在教内的不同象征,在线描技法选用上相当灵活自如,比如圆觉菩萨,是采用兰叶描勾勒,以显其圆润亲和之特色;再比如普觉菩萨,则采用铁线描勾勒,以突出其凝重行愿的特征。菩萨们身上所披之雪白细纱,皆用珍珠粉勾勒纱纹线条,精心描绘出蛛丝般微妙的衣饰细节,具有轻薄透明、如沐春风的质感,令人叹为观止。而大幅画面则以朱砂、石绿为主,并运用沥粉贴金,既庄重富丽,又灵动酣畅,俨然一派曹衣出水、吴带当风的大家风范,无怪乎成为国之瑰宝,惊世绝伦。
整个壁画色调柔和,壁画中所绘菩萨像,身材匀称,脸庞圆润,凤目低垂,樱唇微闭,不仅画出了菩萨的丰润饱满,也表现了菩萨的温存慈祥。特别是左壁最后一幅“文殊菩萨”画像,笔法尤为精细,连文殊菩萨所披薄纱上的雪花图案,也画得笔笔精到,将丝织品特有的质感表现得淋漓尽致。
而所有形像中堪称极至的,则是右壁第二铺最后一幅“清净慧菩萨”。清净慧菩萨在佛教中象征着清净圆明的深妙智慧,在这幅壁画中,菩萨手执玄色如意,慧目微开,双足如意自在趺坐,肌肤以珍珠粉晕染,璎珞宝饰全身,整个画面宁静自在,吉祥安谧,于袅袅生风的衣带裙裾中,透出一股纤尘不染的清净智慧之气,令人叹为观止,专家称她是比达·芬奇的杰作早36年的“东方蒙娜丽莎”。
佛龛背后绘有“香山全堂”佛教故事画,壁画面积共94平方米,菩萨画像均为坐式,高一米八;二十四诸天均高一米五,飞天高90至100厘米。
☆观音殿☆
观音殿,整个大殿为明代单檐歇山式屋顶,面阔五间,气宇不凡,占地面积333平方米。观音寺就是以这座建于明成化五年(1469)的观音殿而得名。殿门上悬挂三块清代光绪年间的匾额,从左至右依次是:无上正觉、慈云普荫、正法在住。
殿内石砌佛台上为观音乘独角兽像,两旁文殊、普贤菩萨结跏趺坐于莲台上,各高五米。这三尊塑于明成化十一年的菩萨头戴宝冠,身披璎珞,面容丰腴,肌肉圆润,服饰典雅,神态端庄。
背屏中的奇花瑞草,灵禽异兽,八宝图案,色彩鲜艳夺目。
观音殿悬塑。
这些悬塑非常传神,可谓佳品。
左右两壁塑五百罗汉,其中26尊,各高近两米,分坐两边莲台。形象逼真,神态各异,惟妙惟肖,性格特征明显,塑像为明成化年间塑造。
殿中还有石刻香炉三座,上刻有"大明正德二年造"的题款,刻工十分精美。
★飘海观音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