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ulus Journey】如果生活在南浔
- 更新时间:2017-07-27 16:51:32 来源:火车网 点击次数:10106869
不过话又说回来,作为过客的我希望将来南浔的开发把握好尺度。我相信步行于此的人们,更多的是想要感受古镇那不同于都市的纯纯粹粹的清幽宁静,还原其本色不加过分渲染,是上上之举。如果三年、五年之后,当再次回到南浔,这悠然清丽的古镇被开发成声色犬马的十里洋场,那么我一定会扼腕叹息。如此古镇,与都市何异,何须再来呢。
夜。雨又轻柔地下着。
我们漫步于河畔,行走在百间楼中。
安静的雨和凝固的时间适合静默,偶尔的寥寥数语,彼此述说关于自己的小曲折。这一刻我们是远离尘嚣的,所以那些曲折好比红尘身外之物,可以荣辱不惊。
盈盈河畔,融入江南烟雨,百间楼上的窗棂里透着隐隐光亮。这一刻的南浔好似瞬间回到过去,闭上眼,可以想象一个古老的故事娓娓道来。
“百间楼上倚婵娟,百间楼下水清涟;每到斜阳村色晚,板桥东泊卖花船。”
天青色烟雨,谁舍得惊扰了这河畔的旖旎风光。
【Chapter 2】历史的显赫荣光 富可敌国的繁华
前面我说过,南浔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她的显赫让世人至今都鲜以望其项背。
南浔有着著名的“四象八牛”,即“四象八牛七十二墩狗”为代表的南浔富商,他们于清光绪年间出现在南浔民间及江浙一带。财产达百万以上者称之曰“象”。五十万以上不过百万者,称之曰“牛”,其在二十万以上不达五十万者则譬之曰“狗”。
当年的南浔有着富可敌国的繁华,现在供游客游览的小莲庄、张石铭故居、刘氏梯号,都是当年刘家、张家留下豪宅。这些宅子各具特色,无不显示出家财雄厚。逛这些大宅子时,我们俩小姑娘不断目瞪口呆不断频频发表感慨:有钱真好!
南浔的故居老宅,与别处园林古宅有着鲜明的特别之处——中西合璧。
南浔商人较早地开始从商,并送子女留洋,因此思想也受到了西方较大影响,他们在修建自家私家园林时,耗费巨资从海外舶来昂贵奢侈的水泥、红砖、洋家具……修建了精美绝伦的西式建筑。
这些中西合璧的宅子,被封闭在高筑的青瓦白墙中,富商们有自己的顾虑,毕竟处在思想闭塞的年代,过度的西化难免遭人非议,被扣上“崇洋媚外”的帽子,于是隐藏起来的西派风格,让他们免于落人口舌。
【Chapter 3】梦想照进现实
我要留单独的篇章给“留荫庐”,这座让我深爱的老宅子。
这是百间楼其中的一间老房子,从长板桥上看去,一扇小小的木门,挂着两盏红灯笼,墙上爬满了碧绿的攀岩植物。门上悬着石刻的“留荫庐”三个字,古朴而雅致。推门而进后看到的完全是另一番天地。
大致上,留荫庐有前院、后院、主人楼、小姐楼,还有自家的菜地。
前院和后院都是花园,种满了花草,摆放着许多别致盆景。前院有个鱼池,两只分别叫小乖和小鹿的狗狗会在院子里跑来跑去。廊檐上挂着两只木笼,会说话的不知道是什么品种的鸟,会跟你打招呼,说“你好”,还讲一些听不太清楚的南腔北调。从大门到正厅的走廊边,摆放着许多奖牌和名人留影,件件都体现出留荫庐这座宅子并不简单。
后院的凉亭里我们享受了完美的早餐,亭边流水潺潺,还有一尊小佛像。后院种着不少果树:柿子、柚子、樱桃……我们赶上了樱桃成熟的季节,早饭时,主人特意爬上樱桃树,给我们现摘了一盘。
在宅子里,桌椅、床榻是清一色的明清风格,二楼有四五间房间,每个都装饰的精致古朴,谋杀我们许多菲林。小到玉石钟表,大到房梁床榻,都是主人一件一件地搜罗回来的,它们的来历、典故,主人如数家珍,能跟我们说上好半天。
这宅子学识渊博的主人姓李,已过知天命的年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