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夏计划#盐官古城,潮领天下;给我一天时间,还你一场千年之恋~~~
- 更新时间:2017-07-27 16:51:31 来源:火车网 点击次数:10110312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皇四子胤禛为了夺取皇位,偷偷地将康熙皇帝密封的遗诏“传位十四子”改为“传位于四子”。于是,胤禛便成了雍正皇帝。雍正上位后,又以欲加之罪处死其兄弟。皇兄皇弟们死不瞑目,常在宫中作祟,扰得雍正不得安宁。雍正皇帝做贼心虚,就在他们灵前求饶:“好兄弟,别老缠着我不放。我在京里每天只上早朝,我在海宁给你们造一座宫殿,在那里你们每天可受二朝(潮)朝拜。”十四阿哥等信以为真,从此就在盐官老老实实地做起了“浙海之神”,接受二朝(潮)之拜。
与其说这是一座庙,不如说他是一座宫,这是一座仿照北京太和殿建筑的宫殿式的庙宇,而且据有关史料记载:此庙尚未开工,工程项目的名称就已被钦定为“海宁庙宫”,所以当地老百姓就一直延用此名至今。
清雍正七年(1729年)八月二十三日,雍正皇帝下旨“特发内帑十万两,于海宁县地方敕建海神之庙”。浙江总督李卫奉旨不敢怠慢,在盐官大东门内选地40亩,鸠工庀材,雍正八年三月兴建,次年十一月竣工。新落成的海神庙,“制度恢宏,规模壮丽”。 问题由此而来,整座海神庙气势恢弘,用料讲究,门口的石狮子、牌坊,庙里的柱子,栏杆全是皇家专用的汉白玉建材,更以“九九归一”81个龙凤图案来装饰大殿,直拟皇家。
庙的正殿装修极简,全不似一般庙宇香炉捐箱一应俱全。大殿左面供奉着“潮神”伍子胥,右首是“海神”钱鏐,均为青史显名之人,而正中供奉的主神却是一个闻所未闻的“浙海之神”,让人百思不得其解!殿后是后花园,保存着一座由雍正、乾隆两位皇帝合题的汉白玉御碑。御碑上的碑文,赫然将“海神庙”的位置放于天、皇之下,乾隆帝之上,海神庙的地位之高超出了我们的想象!
如果要为“名人辈出”这四个字找个名副其实的落点,那么盐官是再合适不过的了,自唐代到清末,盐官有姓名可考的名人就有上千,耳熟能详的有王国维、徐志摩、金庸、朱淑真、沙可夫、陈学昭、徐邦达等等,可谓是人才辈出,盐官自然而然的也就成为了风雅之地。今天,让我们跟着文人的脚步,去寻找文化的葱茏岁月。
人间痛失王国维,魂忆静安
钱塘江的风暗藏着潮水的湿润于秋燥中给人以些许凉意。
走过香樟簇拥的沥青路,来到一条乡间小道上,旁边长满了郁郁葱葱的橘子树,前行不到半里,就来到了一个小村落,这里有间“静安精舍”——王国维故居就坐落在这个很不起眼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