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青.赏花.寻春天

更新时间:2017-07-27 16:50:30 来源:火车网 点击次数:10107577
独揽风月
15篇游记
梯田下是一个美丽的小村庄,也是粉墙黛瓦的古建筑,美极了。就这样,我不经意地1GB的内存就拍完了。午饭后就去了李坑。亲历小桥∙流水∙人家未到李坑前根本就想象不出她的美。李坑的美,难以用文字来描述,只有亲临其境,才能体会到她的美丽与魅力所在。刚到村口,就见大片的油菜花开得非常的灿烂,李坑的牌坊就在花丛中。我就从不同的角度拍摄她,然后就来个亲近流水,坐上了竹排进村,当主人摇着撸,我们也情不自禁地放声歌唱“小小竹排,江中游…”,其实哪有江呢,那只是一条小溪而已,清澈见底,倒影着粉墙黛瓦,穿过整个村庄,民居就在小溪的两旁,小溪上有很多的小桥连接两岸,形成了独特的“小桥、流水、人家”这如诗如画的意境。当我漫步在青石板铺成的巷道中,看着古老的房子在水面的倒影,是那么的惬意,那么的自由自在,甚至连快门也忘记了按。我们走到村尾,沿着茶庄的台阶上到小山坡上,整个村庄的房顶在阳光的照耀下错落有序,非常的好看,这时我便不失时机地按下快门,不知不觉地就呆到5点多。离开李坑,我们就去婺源县城,当晚入住婺源客舍。翌晨,去了月亮湾拍日出,月亮湾其实就是因河中间有个一个形似月亮弯弯的小岛而得名。只见月亮湾有一股雾气,缭绕地往上飘逸着,一叶轻舟在河里游弋,返璞归真的韵味尽在其中,给宁静的小河添加了如仙境般的景象,犹如进入了童话世界梦境般的天堂。我们不停地拍啊拍啊,拍完胶卷拍数码,直到太阳高挂,雾气散去,才收起武器。思溪、延村思溪,村口有明代古建筑的通济桥,也是属于廊桥之类型的,但比起彩虹桥就逊色多了。桥边一农家门口摆着“拍照5元”,我们就进去看看,主人看我们好象没什么兴趣,就追着我们说“三个人就10元”,我们就上了她家三楼顶,只见上面还搭建了有两米高、约1.5平方大小的木板平台,我便从梯子爬上去,站在高处远眺:整个村庄依山傍水,就像镶嵌在锦绣山河之中。房屋群落与清溪碧河上的倒影相互衬托,如诗如画。所见的景象堪称是婺源“最美的乡村”之一。我们三人就轮着在上面拍照,因为时间关系,连通济桥都没过、村子也没进,下来后在村外转了转,拍些照就离开了。从思溪出来不远就到延村。刚到延村,就被村外的一间小房的屋檐吸引着,等我拍完照后才发现那间房子原来是座公厕,结果引起众人捧腹大笑。延村号称是“清代庄园”,据说住着匈奴王太子的后裔。村里除了徽派的民居和青石板路外,真的是没什么特别,小巷狭窄而幽静,迈过高高的门槛,进入老宅的厅堂,有点凄凉的感觉,仿佛是时光倒流,进入了与世隔绝的世界。这时的我,觉得时间过的太慢了…。如果说思溪如诗如画,对于喜欢追求自然美而并非注重凝重民俗品味的,那么延村不去也罢了。婺源的特产婺源除了享誉“中国最美的乡村”外,其特产之一是荷包红鲤鱼,在婺源的这些天里,我们几乎每餐都吃,做法差不多都一样,清蒸或煮汤,最初吃时,觉得鱼肉鲜嫩味美,口感不错。但后来在晓起老房饭店看到鱼池里可爱的红鲤鱼后,再吃就觉得索然无味了,不知是心理作用还是什么的,觉得它应该是观赏的,不能吃。樟树,也是婺源的特产,我们曾在一棵樟树前四个人手拉手都抱不住它,而且到处都有用樟木做的手工品买,我也买了有些用樟树根作成的工艺品,其香味说是可以避蚊子。茶叶,应是婺源销量最大的特产,什么江岭云雾茶、什么毛尖,等等,因为我不喝茶,没什么研究,见一些影友们都买很多。我去的地方多了,总喜欢买些当地的“特产”和小礼物,或则送人,或则留着自用及纪念,发现很多“特产”并非当地专有,常有似曾相识之感,不过,就像照相一样,不带点当地的特色回家总会有点失落感,结果我又做了一回购物狂。七天的时间很快就过了,去了徽州、婺源,还去了三清山。(虽有“三清山是黄山的姊妹山”的说法,但我觉得实在无法跟黄山比,所以就不评论了)。我的收获实在不少,除了带回不少永恒的景象外,还有大包小包的“特产”,在3月31号登上了回家的火车。

(江岭的油菜花)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旅游门户 > 游记攻略 > 江西游记 > 上饶游记 > 踏青.赏花.寻春天游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