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情人——记江西大余梅关之行
- 更新时间:2017-07-27 16:50:11 来源:火车网 点击次数:10110047
不多休息,我们转回原来的路上,是往下走的趋势了。脚下,我们踩的是一条鹅孵石铺成的石头路面——梅关不仅以梅花著名,更以梅关古驿道闻名于世。这就是悠悠千年的梅关古驿道,它弯弯曲曲在梅岭间延伸着。这段古驿道,长约2.5公里,宽约4.5米。据以前呀,这可是中国江南唯一的一条“国道”,是中原地区同东南沿海相沟通的交通枢纽,南来北往的人都要经过这里。现在我们所踩的算是保存了比较原始风貌的古驿道,路面青黑青黑的,有些石块被磨得光滑,有些更似乎印上了车轮的痕迹——历史,就在这里一一呈现在我们两面前!
沿着这路拐了几个弯道,在路的左旁不太显眼处有一小道,而顺着此小道走上去,便是庾将军祠。我从有关资料摘录如下:这庾将军祠是为了纪念西汉初期大将军庾胜而建立的,座南朝北,前方有一旗台,是西汉士兵用来镇军杨威,表达守军“一心向着国家,爱国之心”的一种方式。汉朝初期,梅岭以南有一个南越国,南越王手下有臣相名叫吕嘉,在汉武帝时期,拥王自立,意在反叛汉廷,汉武帝派遣楼船将军杨朴率军出横浦挥师南下。庾胜就是杨朴将军的前锋将领,他率军在前头一路冲锋陷阵,英勇骁战,直至消灭南越国,为汉朝一统江山立下汗马功劳。汉武帝为表彰庾胜将军,封他驻守台岭、把守梅关,庾胜驻守梅岭后,在这修建兵营,日夜把关(所以这祠的原址还是庾将军营旧址),并热心传播中原优秀文化和先进的耕作技术,造福了这里的百姓,深受当地百姓的爱戴。因他排行老大,所以叫他为大庾。1957年,改为大余,象征年年有余,希望这儿永远吉祥安康,后人为纪念其功德在这建祠纪念他,并把他驻守的台岭改称为大庾岭。
虽然我们两人转了几趟车才到达此地,但我们沿着古驿道一步一步地走着,并不觉得困,更没有一丝丝郁闷,因为路两旁都是开着的梅花,一路上我们已经被深深地吸引住了,此时此地,唯有身在此山中才觉最享受……路,已洒满了一层花瓣,空中,也时而飘着细细花絮,我们于欢快的步伐来到一块石碑之前,上书有四个字“重来梅国”——这是梅岭为数不多的古迹之一。据考究,它立于清朝同治年间,至今已有130多年的历史了,而“梅国”则是大余古代的一个美称。
再往下走,一个弯道处,便是憩云亭。查找到有关资料如下:憩云亭,初名半山亭,始建于宋,清光绪十三年(1887年)南安知府周浩重建时更名;以前这个亭还有个称谓叫“介梅亭”,是1946年,蒋介石游梅岭而建的,但因该亭是搜刮民脂民膏而建,民众对此不满,因而“介梅亭”建后不久就被民众毁掉;现在的憩云亭是1991年由江西省旅游局拔款而建,面积27平方米,六角形,边长1.85米,亭高7.44米;亭棚顶及地面均嵌有梅花图案,轻巧秀美。走了那么长一段路程,我们刚好可以在此亭休息一下,进亭子的门有一门联:过来共饮虔南水,归去咸携岭北云。而在亭子里,右边抬头可以与观梅阁遥望,看得观梅阁就好象悬挂于空中般;左边可以看见不远处有一几乎垂直往上的台阶路(惨了,我现都不知能否走得了如此台阶路),等会我们应该要绕那边走的吧。
休息够了吧,继续往下走,可以看见一棵高大古树。有一牌子,写着“千年古枫”——相传是凿修驿道时栽种的哟。而树脚下插着好些早已燃烧过的香梗,也许当地人把它当作“神树”来朝拜吧。树旁有块诗碑,具体刻的是什么字,我们都没看清楚。回来后查得资料是是《登大庾岭》诗,这是陈毅元帅在这里打游击战争时期写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