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流浪记66(沈阳)-----满清的发祥地

更新时间:2017-07-27 16:49:40 来源:火车网 点击次数:10107144
九州
87篇游记

皇后的亲侄女、宸妃海兰珠的亲妹妹,

顺治皇帝的生母,康熙的祖母。

她与多尔衮、洪承畴的暧昧传闻,

脍炙人口,一直争论不休。

中年流浪记66(沈阳)-----满清的发祥地15

孝庄与福临

中年流浪记66(沈阳)-----满清的发祥地16

大玉儿(孝庄文皇后)一生历清初三朝,

以其聪明的才智,

促进清朝统一和巩固,

先后扶助顺冶、康熙,

开创了清朝的鼎盛。

入主中国后的第一代皇帝福临亦是在这里诞生。

故宫东面为努尔哈赤时期建造的大政殿与十王亭,

大政殿八角重檐,俗称八角殿,

用于举行大典,

如皇帝即位、颁布诏书、军队出征凯旋等。

规模格局虽小,

但颇具气势,

彰显了努尔哈赤的霸气雄图。

而顺治当年也是在此登基继位。

中年流浪记66(沈阳)-----满清的发祥地17

努尔哈赤

中年流浪记66(沈阳)-----满清的发祥地18

十王亭位于大政殿两侧,

八字形依次排列,

是八旗制度在宫殿建筑的反映,

清初左右翼王和八旗旗主议政及处理政务之处。

这种君臣合署办公的格局,

虽旗主均为宗室贝勒,

所议也多只为军务,

但在中国历史上算是唯一的「民主」姿态。

不过在入关后帝座稳固,

八王议政已是有名无实,

再沦为中央集权专政局面。

中年流浪记66(沈阳)-----满清的发祥地19

十王亭每亭占地不大,

亭内除了坑外就只有茶几两椅,

主要陈列的是本旗及刀箭,

着着显示当时的简朴落后的民族特色。

中年流浪记66(沈阳)-----满清的发祥地20

中年流浪记66(沈阳)-----满清的发祥地21

中年流浪记66(沈阳)-----满清的发祥地22

八旗制度是努尔哈赤创建,

将满人原有的狩猎组织牛录改编,

规定每三百男丁编成一个牛录,

五牛录编成一个甲喇,

五甲喇编成一个固山,

固山就是后来的旗。

清初八旗是结合军事、生产、行政的兵农组织,

编入八旗的男子上马就是战士,

下马就是种地的农民,

家属也都属于他本人所在的旗,

后金的整个国家可以说都是由八旗组成。

小小的皇宫也还是有御花园,

也称后苑,

地方不大,

想东北地区也真没什么可看的园林吧。

这里也是帝后膳食的制作区,

并有地道直通清宁宫。

中年流浪记66(沈阳)-----满清的发祥地23

中年流浪记66(沈阳)-----满清的发祥地24

西面是乾隆时期增建的文溯阁、嘉荫堂和仰熙斋等。

文溯阁主要用作收藏《四库全书》,

整个建筑以黑绿两色为主色调,

因为藏书忌火,

故取《易经》北方壬癸水,其色属黑,

寓意水从天降,消灭火灾。

中年流浪记66(沈阳)-----满清的发祥地25

中年流浪记66(沈阳)-----满清的发祥地26

满清得天下,

士人屡以夷夏之别,

高唱反清复明,

实在是迂腐之极。

明朝在万历十五年后,

一国之君28年不曾上朝,

天启宦官专横,东林党争,

崇祯徒具中兴之志,

却刚愎自用,急躁多疑,

刻薄寡恩,滥杀大臣致自毁长城,

苛捐重税民不聊生,

所作所为不亡是没天理。

改朝换代都一定流血,

扬州十日嘉定三屠,

故然令人齿冷,

但李自成在河南杀人如麻,

张献忠屠四川,

在在都是视人命如草芥,

  • 火车票
  • 汽车票
  • 飞机票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旅游门户 > 游记攻略 > 辽宁游记 > 沈阳游记 > 中年流浪记66(沈阳)-----满清的发祥地游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