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家里的过年风俗

更新时间:2017-07-27 16:48:18 来源:火车网 点击次数:10088517
独揽风月
15篇游记

“天地三界十方万灵真宰之位”--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即普通意义上的“老天爷”

“财神爷”也要供奉的,在蓝门的平房里单独供奉...

老家里的过年风俗13

饽饽..这是供给“天地三界十方万灵真宰之位”的,供完了就会收到屋里,不会一直摆在院子里的。

4.除夕:

老家里的过年风俗14

图中带尾巴的面食叫“圣吉”,除夕晚上一定要吃的,期望明年升官发财,吉祥如意....

老家里的过年风俗15

主角:饺子

饺子一般情况是大白菜猪肉馅的,胶东大白菜配上无瘦肉精的五花猪肉,味道美得不得了。

除夕晚上的饺子和平时还不是太一样,母亲一般会包8个钱饺子(象征着发财,来年多赚钱)、8个枣饺子(象征着甜头,来年事事顺利)、8个糖饺子(象征着甜蜜,来年生活幸福)、8个栗饺子(象征着健康,来年身体健康)。四八三十二个饺子会和其他饺子一块煮熟,看谁能吃到什么,预示明年美好期望...

除夕晚上吃饭之前,要到街上烧纸上香,供奉祖先和上天,然后回家放鞭炮....

四、欢度节日:

1.拜年

拜年是大年初一早上的工作,早上早早的起床,放完鞭炮。天还不亮,便挨家挨户拜年,过年好,祝贺新的一年里,人好,家好,事业好,一好百好...

2.扭秧歌

海阳大秧歌是山东三大秧歌之一,系民间社火中的舞蹈部分,流行于山东半岛南翼、黄海之滨的海阳市一带。海阳大秧歌是一种集歌、舞、戏于一体的民间艺术形式,它遍布海阳的十余处乡镇,并辐射至周边地区。海阳大秧歌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有着广泛的群众性和多种民间技艺的综合表演,是一种自娱性艺术形式。海阳秧歌据《海阳县志》记载有560年的历史,她以粗犷奔放、热烈欢快,质朴坦率,风趣幽默的表演风格著称于世。

海阳大秧歌表演内容丰富,队伍结构严谨,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出行时排在最前列的是执事部分,其次是乐队,随后是舞队。舞队有各类角色几十人。秧歌队常用阵式有"二龙吐须"、"八卦斗"、"龙摆尾"、"龙盘尾"、"二龙绞柱"、"三鱼争头"、"众星捧月"等。海阳秧歌舞蹈动作的突出特点是跑扭结合,舞者在奔跑中扭动,女性扭腰挽扇、上步抖肩,活泼大方;男性颤步晃头、挥臂换肩,爽朗风趣。

2006年5月20日,海阳大秧歌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08年8月,受邀参加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之前的暖场演出。

下图为我们村的秧歌队,自娱自乐,雅俗共赏...

老家里的过年风俗16

老家里的过年风俗17

老家里的过年风俗18

老家里的过年风俗19

老家里的过年风俗20

老家里的过年风俗21

老家里的过年风俗22

老家里的过年风俗23

五、送年:

年初二是送年,除夕夜把先祖请回家过年,经过两天的供奉,初二晚上要把老人家们送走。初二晚上还是要包饺子,做一桌好吃的,等先祖们吃饱喝足之后,将近半夜放鞭炮把先祖们送走。送走先祖后,初三开始走亲戚。

六、走亲戚:

走亲戚是有顺序的,答题的顺序为“先看姑,后看舅,丈母娘拉腚后.....”

七、元宵节:

元宵节闹花灯,是春节最热闹的环节。在老家母亲会用黄豆面作各种各样的灯,鱼灯象征着年年有余,猪头灯象征着六畜兴旺,狗灯象征着家门平安等等。做好的灯在傍晚会送到祖坟点亮...

灯点完了,会切成成小块晾干,和着胶东大白菜炖着吃,美味...

  • 火车票
  • 汽车票
  • 飞机票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旅游门户 > 游记攻略 > 山东游记 > 烟台游记 > 老家里的过年风俗游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