霞浦游记攻略
- 更新时间:2017-07-27 16:47:56 来源:火车网 点击次数:10090848
班车一般只会在路经过小皓村的地方停,如果去第二第三个点,可以在小皓村下,往海的方向走过去,就可以看到小皓村,然后再可以往军事观测的那座山走上去。
第一个点是最成熟的拍摄点,路已经被踩的很实了。如果要去第一个点,可以和班车司机说要去小皓拍照的,让他开过小皓村后面的上山小路路口停下。
下图就是路口的样子。
这是在手绘图中“拍摄点”拍的全景图
微缩小皓
滩涂上的船
滩涂风光
更多小皓照片:
小皓 - 滩涂的魅力
6月22日 星期五 多云有时有小雨
第二天我们的计划是馒头山、海上渔村、海带、小皓和东壁。
为了赶早上的日出,我们四点就从霞浦出发了,客观的说,那是相当的痛苦……
不过比这更为痛苦的是:当我们赶到馒头山的时候,发现最好的位置基本上都站满了……
不过当天的天气也不是很好,云很厚,我们估计是没希望看到日出了。哎,这地方的天气真是多变啊。
看不到日出就只能拍拍滩涂咯。
没有光影的馒头山,真的很破。
注意馒头山前的人,给馒头山增加了对比
竹竿、滩涂、船、水、水中的不知名物和远处的山,形成了不同的层次
因为没有光,馒头山的滩涂也不见声色,我们就早早收场了,转战同一条线上的东安渔排。
在 方圆数十里的海湾中,密密麻麻挤满了由竹竿和泡沫浮筒构筑的渔排。渔排之上,数百座小木屋突兀其间,错落有致,远远望去,俨然是一座漂浮在海面上的城镇。 它既像海上迷宫,蜿蜒的水道四通八达;又似八卦迷阵,迂回曲折不见头尾,机船、小艇往来穿梭,给海上浮城带来浓浓生气。
海水是渔民 赖以生存的土地,渔排是渔民的家园,是渔民的“场院”。在这个漂浮在海上的村庄里,渔民船上为家,船下围网养殖,竹竿与泡沫浮筒搭建的“场院”晾晒海带。 渔村里,小卖部、卫生所、鱼病站一应俱全,派出所、渔业联合体都挂牌值守。每天早晨,卖菜卖肉卖水果的船儿,沿着村里的水路来回跑上几趟,卖菜卖肉卖水 果,送米送气送淡水,即便是谁家岸上来人事先没打招呼,主妇也很快会让饭桌上摆上几道菜。
东安渔排在普通人眼里并不起眼,但是通过镜头的选择,他们成了一排排错落有致的线条,在小船和人的点缀下,显得生动并富有生活情趣。
更多东安渔排照片见:
海上渔村
海上渔排是为数不多的白天可以拍的景,除此以外,白天还可以拍人们劳作的场面。6月份正好是收海带的季节,滩涂上挂满铺满了海带,原来我们吃的海带就是这样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