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自驾游攻略9——亲身体验扬州小吃的传说 (自助美食攻略)

更新时间:2017-07-27 16:47:56 来源:火车网 点击次数:10089493
西瓜的夏天
20篇游记

1921年,富春又聘请了善制“席点”的高手张广庆,于是,口蘑锅巴、蛋糕、鸡丝卷等开始在富春茶社供应。除引进席点外,富春还通过“粗改细”的方法增加花色品种,比如油饺子、开花馒头,原是在烧饼店里卖的一种粗点,经富春一改进,口味则别具一格,深受好评。顾客多了,生意大了,陈老板更注重在花色品种上大做文章。端阳时有火腿粽子,夏天有西沙白菜、煎饼、糖藕、双麻烧饼、蛋糕等,秋天又增加了蟹黄汤包,冬天则有雪笋包子、黑芝麻包子、野鸭菜包子上市。

总之,富春每年都有新的点心品种与顾客们见面,几十年来一直如此。仅近年来由富春创新的点心品种,就有裕果粉点、月宫玉兔、三鲜雪梨、沙仁锅饼、脆皮包、素什锦包、明虾杯等十余种。几代人的不断创新,使富春的点心在全国点心行业中独树一帜。富春包子的特色最为显著的是:在造型上,口似鲫鱼嘴,形如荸荠,波浪式皱褶多达30余个,在全国首屈一指;在口味上,讲究配料,注重提鲜,每点一味,咸甜酸辣各味俱全;在品种上,因时而变;四季有别,应时上市。至于发酵油酥、水调面粉等面团制品多达三四十种,这在全国实属罕见。

冶春茶社

走出扬州北门外大街,过“问月桥”向南下一个小斜坡,便是扬州有名的“冶春茶社”。

冶春茶社以淮扬细点、小吃为主,如黄桥烧饼、葱油火烧、徽州饼、大煮干丝等品种,选料严格、制法独特,色香味形并重,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深受顾客的喜爱。?

在自然风光园林中,有树、有水、有桥、有榭的不少,但如何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妙趣天然的就不多了,冶春园林是其中姣姣者,而在园内的冶春茶社,算得上是在诗画之中。

跨进园门,首先看到的是数间草庐,门额木匾题写“水绘阁”三字,这就是园内茶社了。茶社为古典式建筑,临河水阁数间,金色稻草为顶,木板为壁,玻璃为窗,茶肆之间,曲廊相接,相掩于清溪翠柳之中,颇为幽静。游客在此小憩,择一临窗位置,捧一杯香茗,在水雾萦绕中,眼前的“冶春”仿佛有了诗的灵气,窗外那似动非动的湖水,似山非山的丘阜,都变得朦胧起来。入水榭凭栏可望北水关桥洞嵌着的小秦淮美景和小苎萝村的树影婆娑,鸟语雀喧;低首透过脚下的板缝可偶见游鱼戏水。象这样自然园林式茶社,在全国也是不多见的。阁西有临水曲栏,连接一水榭,名“香影廊”茶社,是取王士祯“衣香人影太匆匆”诗句。幽静的湖景,配上浓密的花木。夏日至此,暑气顿消,清风轻拂,游人不绝,暗香浮动,疏影横斜,却也是有“香”、有“影”。

冶春茶社虽小,却有两百年以上的历史,前身是著名“香影廊”与“庆升茶社”。据李斗《扬州画舫录》记载:“市郊酒肆,自醉白园始,康熙间如野园、冶春社、七贤居、且停车之类,皆在红桥。”北郊百年茶肆,大多随岁月消逝,如今只剩下冶春茶社一家了。? 民国初年,丰乐下街“餐英别墅”主人、著名园艺家余继之在自己住宅东开设茶社,出售点心,饭菜,兼营花木,称为“冶春花社”。“香影廊”系孙天今四代相传,旁边是孙天今妻弟马金科所开“庆升茶社”,出售蟹黄汤包、大煮干丝、淮扬细点,经营很有特色。

著名作家朱自清先生在“扬州的夏日”一文中写道:“北门外一带,叫做下街,茶馆最多,往往一面临河,船行过时,茶客和乘客可以随便招呼说话,船上人若高兴时,也可以向茶馆中要壶茶或一两种小点心,在河中唱着、吃着、谈着,回来时再将茶壶和所谓小笼连价款一并交给茶馆中人。”指的就是冶春茶社。随着时间变迁,香影廓四世主人没落,后继无人,两茶社均归马金科之子马正良经营。公私合营后,冶春花社,庆升茶社和香影廊合并为“冶春茶社”至今。?

1994年,冶春茶社原址划归扬市外事旅游实业公司, 冶春茶社向西迁移至问月桥畔绿杨村坡下现址,新建了2300平米的新冶春茶社。茶社常年供应5大类40余种细点、小吃品种。

  • 火车票
  • 汽车票
  • 飞机票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旅游门户 > 游记攻略 > 江苏游记 > 扬州游记 > 扬州自驾游攻略9——亲身体验扬州小吃的传说 (自助美食攻略)游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