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日喀则之行

更新时间:2017-07-27 16:47:19 来源:火车网 点击次数:10082928
梦与屿
21篇游记

之后的一路都是些平平淡淡的山间景色,似乎乏善可陈,直到我们转到中尼公路上,车窗外的风光陡然变了种味道,视野变得开阔起来,我们一下子就精神了。虽然山谷里依旧有河流,有树木,但强烈的干热感觉似乎可以穿透车窗,象火一样把我们烤干。

走到一处,蓝天、白云、遥远的雪山、金黄的青稞田、弯弯流过的小河,画面构图以及拍摄角度都恰到好处,大家赶忙叫达瓦停车。达瓦说前面角度会更好,并没有停车的意思,又走了大约几分钟,还是这些景色,但换了个角度,感觉就平淡无奇了,我们不禁叹气,这些在达瓦看来司空见惯的东西,对我们来讲却是多么精彩啊。

停了车,我到青稞田里随便拍了几张,感觉有点像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远处跑来了几个藏族小孩子,我忙不迭地给他们拍照,那数码相机给他们看刚刚拍的照片,两个小姑娘笑颜如花。

后藏地区与前藏、卫藏又风格迥异了,山要荒凉许多,干热的风吹过,这一路已经可以开始感受到西部旷野的味道了,河边上一束束的经幡在风中飘荡,伴随着的常常是浑浊的河水。

四点刚过,我们就到了日喀则,阳光下,扎什伦布寺的金顶在远处的山坡上闪闪发光,大家一片欢呼雀跃。

我们照着藏羚羊和牛皮书的攻略来到旦增宾馆,不过这里已经不再有20块钱的房间了。最便宜的五人间是35元,虽然可以免达瓦的住宿费,但是这价钱对我和尼玛来讲都有点不能接受。出去看了看,隔壁的临夏招待所10块的价钱实在让人欣喜,虽然条件与旦增宾馆没法相比。尼玛似乎比我还想省钱,于是我们决定就住这里了,晚上去他们那边蹭澡洗,虽然有点占便宜的嫌疑。好在达瓦住在旦增还是免费的。

西藏日喀则之行1

(图: 扎什伦布寺 )

因为扎什伦布寺下午5:30就会关门,我们到街上随便吃了点东西,就步行来到寺庙附近。售票处的喇嘛死活都不肯通融,东转西转也还是找不到有什么地方可以逃票。寺庙大门东边还有个院子,门口的牌子上写着“刚坚果园XX公司”,从开着的门看进去,应该可以通到寺里。不过这里看守很严,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扎什伦布寺地位太特殊的缘故。

最终只有C和Y买了55元的门票进去参观,我想自己连布达拉宫都还没进,下次总归还要来的,那就以后再说吧。

或许是这一带还没有拉萨那么繁华,在扎什伦布寺的周围几乎感觉不到城市气息,艳阳下,空旷的大街上很少有人经过。寺庙周围来来往往的僧人很多,一群群边走边聊,给我一种佛法兴盛的感觉。

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这里所有的喇嘛几乎都穿着传统的藏鞋,厚厚的鞋底,艳红的鞋面上绣着花,很漂亮,好像在《喜马拉雅》片中看到的古老藏区。

阿达米尔不想去转寺了,于是我和尼玛一路顺时针沿着寺庙的围墙闲逛着。

扎什伦布寺建筑在日喀则市郊尼色日山的脚下,沿山势而起,从外面看去,一座座大殿、扎仓错落有致,金色的屋顶在阳光下反射着耀眼的光芒,给人一种很气派、富丽堂皇的感觉。寺庙的建筑风格与拉萨有些不同,远远望去,30米高强巴佛殿,拔地而起,更像是一座碉楼。金灿灿的转经筒包围着寺院,在后山上闪闪发光,山上挂满了经幡,山石上还有数不清的摩崖造像。看上去扎什伦布的确不愧其六大格鲁派寺庙的名头。

在寺庙西边的墙边,看到个很老很老的老奶奶举步维艰地在转寺,一步一步挪动着虔诚地推动转经筒,心中有所感动,象做贼一样偷偷地拍了几张照片。

我们也沿着寺庙围墙向山上走去。一排排的经筒在山坡上之字形排列,与经幡、山路和转经的人们构成了一幅颇有立体感的画面。我拍得兴起,竟然把抓绒衣丢了,等到想起时已经走出了很远。顾不上什么顺时针逆时针的禁忌了,我把相机交给尼玛,一路奔下山去。路上迎面走来的藏族人好心地告诉我走错了方向,我又着急又抱歉地解释说丢了东西。无奈一路找回去还是没有,只好又返回山上。还好,背囊里还有羽绒衣,否则真不知道怎么继续下面的行程。

扎什伦布寺后山上有许多精美的佛像,以及漫山遍野的五色经幡。虽然听说藏族人对没有得到达赖喇嘛认可的第十一世班禅颇有些想法,不过这些好像并不会影响到他们对扎什伦布的热情。

  • 火车票
  • 汽车票
  • 飞机票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旅游门户 > 游记攻略 > 西藏游记 > 日喀则游记 > 西藏日喀则之行游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