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号:2025050343819
  • 出发地:

西安去柞水旅游:柞水溶洞、凤凰古镇、牛背梁森林公园二日游价格

¥370
儿童:¥350

目的地

行程天数:2天

交通信息:汽车往汽车返

出团班期 :天天发团,请提前3天报名

* 建议提前 3 天以上预订
出行日期
出行人数
成人
1
儿童(2-12岁)
1
房间
1
总价:¥370
立即预订

路线特色

牛背梁位于秦岭东部,地跨长安、柞水、宁陕三县,总面积16500公顷,其中柞水县辖区面积8070公顷。保护区以保护羚牛及其森林生态系统为对象,属秦岭中山或高山地貌,海拔1000-2802米,相对高差1800米,最高峰牛背梁2802米,为秦岭东段最高峰。 牛背梁自然保护区内景观独特、森林资源丰富,森林面积1.4万多公顷,森林覆盖率达97%以上,是羚牛的天然乐园。牛背梁景区交通十分方便,西康铁路、高速公路穿腹而过,距西安市仅47公里,离柞水县城20公里,素有“天然药库”、“动物乐园”之誉。

参考行程

西安周边游西安去柞水旅游-柞水溶洞.西安周边游牛背梁森林公园二日游价格西安去柞水旅游西安去牛背梁二日游

西安周边游第一天:早7:30出发赴柞水,途中可览“亚洲第一、世界第二”----秦岭终南山隧道。 10:00左右抵达被誉为”北国奇观”的柞水溶洞——天佛洞(此洞是由天洞和佛爷洞连接而成)天洞是一个廊道式溶洞,洞内景观触手可及、各种钟乳造型琳琅满目、令人目不暇接。佛爷洞中的转景楼是柞水溶洞中最具有代表性的精华景观。石罗汉、石人、石象、石马、石海、石花、钟乳倒悬、石笋林立等景观令人叹为观止。中餐后稍作休息,之后乘车前往明清文化一条街凤凰古镇,凤凰古镇因镇南有凤凰山而得名,是《悲情母子》的拍摄地。有保存完好充满浓郁民族风格的清末建筑,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晚餐后入住酒店。   

含:中晚餐  宿:县城

西安周边游第二天:早餐后游览牛背梁国家森林公园,游览羚牛谷山水观光游憩区,内有原始森林,峡谷风光,潭溪瀑布等水体景观,欣赏三峡六园八瀑十桥三十六潭四十八怪等景点,下午返回西安,结束愉快旅程!!! 含:早餐

西安周边游服务标准

 

门票:行程中所列景点首道门票(不含园中园及自费项目)
用餐:全程含一早二正餐(正餐餐标十人一桌,八菜一汤)
住宿:酒店标准间
导服:全程优秀导游陪同服务
交通:往返激荡的空调旅游车
保险:旅行社责任险
其他:凡到我社报名的旅游者均赠送旅游意外险

 

 

 

  西安周边游柞水旅游美食介绍:

↑豆蓍炒腊肉

↑柞水煎豆腐

↑柞水西芹豆腐干

 

 

↑1

↑2

↑3

↑4

↑5

↑6

 西安周边游景点介绍 西安周边游旅游攻略:

柞水十大名片

    经常参与一些关于柞水旅游文化的讨论,回想起在云南听导游讲云南十大名片的事,我想柞水是不是也应当精选出我们自己的十大名片?初步想到了以下十张名片,能否相称,还请大家不吝赐教。

第一张名片    柞水溶洞

    柞水溶洞位于柞水县城南13公里石瓮镇,这里天佛洞、风洞、百神洞洞内钟乳石千姿百态,各具风采。对峰台海拔1090米,峰巅突兀,山势峥嵘,四面悬绝,山顶观音庙远近闻名,游人、香客常年不绝。来溶洞观光的人,都赞赏它赛似俄眉、胜似华山,被称为“奇峰”。乾佑河清秀妩媚,现代建筑铁路和高速公路如彩带飘浮。另有东甘沟千年银杏园、云台山祖师庙和姜家沟森林公园近在咫尺,是一处难得的以溶洞和自然景色为主的旅游区。1985年4月25日,原陕西省副省长徐山林游洞后题诗:“神雕鬼凿九分玄,天设地造一奇观。楼台亭廓有怪致,深邃森密幽生寒。偷来人间千幅画,呼出玉宇万家仙。终南胜景知多少,此处别开一重天。著名作家贾平凹游洞题诗:“脸前鸟鸣树,身后蝶恋花。有乳欲哺谁,无戏幕不拉。卧笋思七贤,敲壁想伯牙。归来日暮里,柴门吃糊把。”著名散文作家刘成章游洞题诗:“千年构思万年雕,至今未搁手中刀。大奇大美大艺术,谁人品味不折腰。”柞水溶洞名列中国十大名洞之一,应当作为柞水的第一张名片。 

第二张名片    凤凰古镇

    凤凰古镇位于柞水县东南部,距柞水县城45公里。社川河、皂河、水滴沟河三水交汇于此,形成三角洲,凤凰镇便依山傍水建在这肥沃的三角洲上。据《柞水县志》记载,凤凰镇古街始建于唐武德七年(公元624年),清朝初期形成固定的集市。清朝末期到民国初年,商埠字号、店铺钱庄遍布满街,商业兴盛,有“小上海”之称。

    凤凰镇的古建筑普遍建于明清,历经几百年的历史。在这条东西两千多米长的古镇老街两旁至今仍完好保留着60多座明清时期的民居,以四合院为主、古建筑大体沿袭徽派建筑风格,较具地方特点。沿主街有一条石板覆盖的小溪,另有一条与之垂直的小溪穿镇而过,形成十字形水系。老街两旁靠街全是商铺,商铺后面是住宅。临街大门一般用结实耐磨的核桃木或漆木板做成,用土漆油染,明净光亮;门墩为石雕花卉。商铺铺面宽不盈丈,宅深却达三四十米。在这里传统的手工造纸和锻造依旧沿袭着往日的格局。现在在凤凰镇和周边地方,依然保留着许多老作坊和老手艺,如造纸坊、铁匠铺、丝织店等,当地人的生活中还依稀保留着古老的痕迹。在凤凰老街的很多老房子上,你能看到历史留下的印记。在一幢老宅梁柱下,我们甚至看到了汉白玉制作的石墩,但其中来历已经无法考证。而一些老宅墙上残存的“文革”时期的标语,也见证着凤凰古镇在那个年代曾经走过的风风雨雨。
附近山上还有一处古老山寨的遗迹,见证着凤凰古镇解放的历史。2002年12月列入省级第四批“古建筑群居民”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11月1日长春电影集团公司创作的28集道德伦理剧《悲情母子》在凤凰古镇开机拍摄,古镇从此声名远扬。

第三张名片    牛背梁

    牛背梁位于秦岭东部,地跨长安、柞水、宁陕三县,总面积16500公顷,其中柞水县辖区面积8070公顷。保护区以保护羚牛及其森林生态系统为对象,属秦岭中山或高山地貌,海拔1000-2802米,相对高差1800米,最高峰牛背梁2802米,为秦岭东段最高峰。

    牛背梁自然保护区内景观独特、森林资源丰富,森林面积1.4万多公顷,森林覆盖率达97%以上,是羚牛的天然乐园。牛背梁景区交通十分方便,西康铁路、高速公路穿腹而过,距西安市仅47公里,离柞水县城20公里,素有“天然药库”、“动物乐园”之誉。在这里你可感受到华山之险,黄山之奇,桂林之秀。这里的气候有日过四季之感,海拔1800多米的垂直高差,自上而下有高山寒带、寒温带、温带、暖温带、北亚热带5种气候。因而,这里温低、湿重、风大、雾多,景色变幻无穷。时而阳光灿灿,金洒群山;时而山风呼啸,林海浪翻;时而雪花飞舞,山如玉簇。若置身峰顶,日出前,万壑皆白云,身在白云上,如在太空;日出后,云开雾散,辽阔无垠。极目远眺,八百里秦川一揽无余,泾河渭水清浊分明。回首南望,气势磅礴的崇山峻岭,俨若无数露脊鲤鱼在林雪碧浪中遨游。在牛背梁茂密的原始森林中,古木参天,长藤相缠,有野生植物和树种1400余种。珍贵的稀有树种,如铁坚杉、秦岭冷杉、巴山冷杉、太白红杉、领春木、越桔等,其中以各种冷杉最多,比比皆是。药用植物也十分丰富,有1200多种,其中民间常用草药有629种。有些药物的名字十分别致,如百步还阳丹、九死还魂草,盘龙七、过山龙等。柴胡、连翘、杜仲、天麻、五味子、丹参等常用药材500多种,不仅产量多,而且质量好。牛背梁浓荫蔽天的丛林中,栖息着53种国家保护的野生动物,主要有羚牛、豹、金雕、黑熊、金猫、香獐、鬣羚、斑冠、长尾雉、红腹角雉、勺鸡、大鲵等。

    1987年,国家正式建立的以保护羚牛及其栖息地为主的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的自然保护区——柞水牛背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随着生态、探险、民俗风情类旅游主题越来越被现代人所喜爱,牛背梁这块生态宝地将更加受到人们的青睐。2004年省林业厅批准建立牛背梁森林公园,柞水县牛背梁森林公园列入建设计划,2006年被国家林业部批准为国家级森林公园。牛背梁国家森林公园位于柞水县营盘镇朱家湾村,总面积2123公顷,其茂密的原始森林,清幽的潭溪瀑布,独特的峡谷风光,罕见的石林景观,以及秦岭冷杉、杜鹃林带、高山草甸和第四纪冰川遗迹所构成的特有的高山景观汇聚一园。目前已经修建了牛背梁国家森林公园13.9公里旅游专用道路,新建了羚牛谷3.7公里人行步道,六尺岭至南天门4.2公里人行栈道基本完成,牛背梁的神秘面纱将被揭开。

第四张名片    盘龙七片

    在我国的中药宝库里,蕴藏着无数的瑰宝,盘龙七片便是其中之一。盘龙七片是由我国骨伤名医、中医专家、中国《中医辞典》编写顾问、全国四、五届人大代表王家成先生以陕西秦岭山区特产的盘龙七等多味名贵中草药组成大处方骨伤风湿良药。盘龙七片是王家成老先生对人类健康的一大贡献,是我国中药宝库不可多得的名贵处方,成为中华医药学的瑰宝之一。

    经临床验证表明,盘龙七片对风湿性关节炎、腰肌劳损、软组织损伤、外伤性骨折等病症所表现的疼痛、肿胀、麻木、活动受限均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可用于风湿性关节炎、腰肌劳损、骨折及软组织损伤。盘龙七片在临床上已经有二十多年的应用经验,为无数骨伤、风湿患者解除了病痛,它独特的组方基础是发挥其药理作用的基础,体现了我国中医药的博大精深。

    盘龙七片的处方来源,它不仅体现了盘龙七片的组方精妙,疗效显著,更见证着一个民间医生的高尚医德以及传奇的一生。在柞水,王家成先生及他的盘龙七片处方的传奇故事几乎家喻户晓。 1971年,在全国首届医学科学大会上,王家成先生在大会上受到周恩来总理亲切接见。并向国家献出了盘龙七药方。在这之后的十几年间,王老先生成功利用盘龙七片的组方和他高超的医技为全国26个省市的5万多名骨伤、风湿患者解除了病痛,并并应邀为周总理等多位党和国家领导人治疗。王家成老先生仙逝后,他贡献的秘方“盘龙七”在柞水扎根发芽。1985年,盘龙七药酒和盘龙七片通过省级鉴定,由西安制药厂与柞水合作,于同年建起了西安制药厂柞水分厂,后改制为陕西盘龙制药有限公司,现在已发展成为西部地区和陕西省中成药生产重点企业。公司注册商标“盘龙”2001年被认定为“陕西省著名商标”。盘龙七片凭着神奇的疗效以及辉煌的品质获得无数的荣誉,于1991年获国家星火计划博览会银奖; 2002年被评为“国家中药保护品种”、同年列入“国家基本用药目录”;2004年被纳入“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和工伤保险药品目录”。盘龙七片还曾受到包括中华中医学会骨伤分会和中华中医学会风湿病分会在内的多家专业学术机构的推荐,柞水的名字随着盘龙七药片(药酒)传播到海内外。

第五张名片     洋芋糍粑

    “万青九间房,洋芋当主粮,媳妇来看家,洋芋打糍粑。”流传在柞水民间的这段顺口溜不仅见证了当年山里人生活的贫困,也同样见证了勤劳的山里人粗粮细做的生活情趣。

    糍粑是生活在秦岭深山里的柞水县红岩寺、九间房、丰北河人夏秋季节的主食之一,本地人叫此种饭为“调和饭”。据说可以与关中的米面相媲美。山里人习惯了他们的洋芋糊汤饭,而一旦来了客人便以“洋芋糍粑”来招待客人,从而糍粑亦成为陕南乃至陕西的一道名贵风味小吃。

    山里人将洋芋刮皮洗净后放于锅内蒸熟后舀出,放在“糍粑窝”(一种特制的石器),然后用他们特制的一种木棰(也叫糍粑棰)来砸,所以叫做“砸糍粑” 。“砸糍粑”是力气活,更是技术活,一般由有经验的男子来砸。没有“糍粑窝”的,就在村子附近的河边找寻一块较大平滑的石头,将蒸出的洋芋倒于石头上,用锤子砸,边砸边给呈糊状且黏成团的糍粑撩点水,以便它筋道起来,等洋芋渐渐变成晶亮且又有一定黏度的面团时,再放入盆中拿回家用刀切成条状,再配以酸菜和佐料,吃起来口感软滑细腻。夏季可以凉吃,冬季可以放进热汤里吃。

    柞水的洋芋糍粑如今已做客省城甚至大江南北。是不是能够做为柞水的第五张名片?

第六张名片    秦岭长隧

    秦岭特长隧道是一个复式概念,包括西康铁路和西柞高速公路四条平行并排的隧道。北起西安市长安区青岔,南至柞水县营盘镇,单条隧道最低长达18.2公里。西康铁路隧道1995年1月18 日正式开工,1999年9月6日全部贯通,2000年8月18日西康铁路开通运营。秦岭终南山特长公路隧道, 2007年1月20日正式通车。加上南水北调引乾济石工程引水隧道,五洞连珠在柞水县营盘镇大山岔一字排开,如此密集型隧道群建设规模居世界第一,被誉为“天下第一长隧”。

    秦岭终南山隧道的通车,使昔日从西安至柞水县城3小时路程缩短到40分钟,让“雪拥秦岭马不前”成为历史。天堑秦岭变通途,使西安到柞水县的距离由146公里大大“缩短”至65公里。它的建成对促进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和陕西省与周边省市的经济交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作为“十五”期间陕西交通三大标志性工程之一,秦岭终南山隧道重大工程也是国家规划的包头至北海、银川至武汉两条公路西部大通道共用的特大型控制性工程,是沟通黄河经济圈与长江经济圈的交通枢纽。柞水也因此而进入“关中—天水经济区”,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秦岭隧道施工先后6次创造高产纪录、最高月掘进509米,达到了国内外特长隧道施工的新水平,相继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鲁班奖、詹天佑奖等3项大奖和全国十大建设科技成就奖。特别是为缓解司乘人员的疲劳感,秦岭终南山隧道特别设置了人性化的特殊灯光带。每相距约5公里就就可以看到蓝天白云绿色植物和花卉等人造景观。

    穿越世界长隧、到柞水旅游休闲如今已经成了西安人的一大时尚,秦岭长隧也成为柞水旅游一张新的名片。

第七张名片    柞水渔鼓

    “怀抱渔鼓一根竹,长在终南山里头,李老驮斧来砍倒,张老拿锯锯两头……”这是渔鼓所有曲目开头的唱词。从渔鼓老艺人千百年来传唱的唱词可知柞水渔鼓的历史渊源。据史传,西周周康王时代,道教始祖老子西游过函谷关入秦地,在今天的周至楼观台讲授《道德经》。周宣王登基后,拜柞水东川人张仲为相。张仲年迈告老还乡,宣王亲自送张仲回柞水东川,敕封东川为“孝义川”,从此柞水就有“孝义故里”之称。而唱词中的李老即老子李聃,张老即张仲的父亲。柞水渔鼓又称渔鼓道情,其伴奏乐器渔鼓筒又称为道筒,是终南山道教文化的产物。

    渔鼓用竹筒制作,筒长65—100厘米,鼓面直径一般在13—14厘米左右,一端蒙以猪皮、羊皮或油膜(猪膀胱膜)。演奏时,左手竖抱渔鼓,右手击拍鼓面。指法有“击”(四指同时拍击)、“滚”(四指连续交替单击)、“抹”(四指击鼓止音)、“弹”(四指屈指连续交替击弹)等。渔鼓的表演分站唱和坐唱两种形式,演唱者怀抱渔鼓兼操简板和铜镲,为演唱伴奏。

    柞水地处秦岭南麓,是西安通往安康,连结湖北的重要通道,有“终南首邑、秦楚咽喉”之称。先辈多属江汉移民,到此定居后带来了丰富的多元文化。此后,与当地土著文化相融,形成了南北交融、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它的独特地理位置注定了柞水渔鼓音乐的丰富性、特点的唯一性。柞水土著人的方言与南北迁移而至的移民语言形成了独特的柞水方言,柞水渔鼓的声腔也基于此而形成一种独特的唱腔。歌词多为劳动人民所创作,主要反映爱情生活、历史故事和劳动场面等内容。

    柞水渔鼓是一种独具风韵的曲艺形式。在旧社会,卖唱渔鼓是多数民间艺人谋生的一种手段。新中国成立后,民间还流传着自娱自乐性质的渔鼓爱好者,使得渔鼓这种艺术形式得以保存和流传。但在文革期间,渔鼓艺人遭受批斗,渔鼓艺术遭受重创,濒临灭绝。为了使这门艺术奇葩焕发青春,柞水县委、县政府以对历史负责的态度,加大渔鼓开发保护力度,柞水人精心编制柞水渔鼓说唱脚本,广泛印发宣传,逐步把渔鼓文化渗透到全县各个角落,使渔鼓演唱深入人心,童叟皆知。2007年,柞水渔鼓通过陕西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认证。如今走进柞水,让人时刻都能感受到渔鼓艺术的巨大魅力,相信不久,“柞水渔鼓”一定会像安塞腰鼓一样唱响全省,唱响全国,甚至走出国门,成为柞水县旅游文化的一块亮丽的金字招牌。

第八张名片    秦楚古道

    秦岭是长江黄河的分水岭,也是秦楚两地的天然屏障。秦楚古道,是从西安市(古长安城)向南翻越秦岭进入长江流域的一条山中驿道。

    柞水古为京畿长安重要门户,位于秦岭南麓,曾为长安通往金州(安康)的交通要道和枢纽,素有“秦楚咽喉”,“终南首邑”之称。解放后,但随着沣峪沟国道的开通,这一古道渐渐被历史遗忘。据《柞水县志》载,该道始建于南北朝保定二年(562),道宽2.5公尺,是由秦入楚的咽喉要道,也是古代兵家的必争之地。50年代初曾经复修过两次定名为“西康驮运路”,又称“义谷道”。秦楚古道应该是这条路最贴切的名字,它是什么人在时候提出的,我没有做考证。如今秦楚古道已不再是交通意义上的名词,它已经成为柞水的一个旅游景区。

    秦楚古道位于横断南北的秦岭脊背上,南起花门楼,北至天都池,全长15公里。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自然形成了十分明显的南北自然风景。沿途有溪流瀑布、高山草甸、冰川遗迹和雷劈石、红桦林、苦竹海、杜鹃林等难得一见的高山景观,还有赵匡胤耍钱场、王跛子店、花门楼遗址等许多人文景观遗迹。登上主峰南北眺望,既可领略草原大漠的浩渺与浑宏,又能饱览群峰的奇险与俊秀,使人心旷神怡,留恋忘返。

    都市人喜欢郊游,西柞高速的开通,让久已冷落的秦楚古道成为古城人的休闲胜地,太峪河谷的那空旷古道是又响起了阵阵探险者的脚步声,千年古道的美景被一队队驴友晾晒在网络之中,让世人眼前一亮。

第九张名片     盘谷山庄

    盘谷山庄也叫锦苑盘谷山庄,位于柞水县营盘镇海拔约1400米的秦岭深处山谷之中,是陕西锦苑集团在柞水兴建的生态旅游项目,该项目区域总面积2426亩,基本土地344亩,建筑面积近11万平方米,分为出售性别墅区、经营性别墅区、酒店区、酒店核心区、综合服务区五部分,总投资3亿元。
盘谷山庄位于秦岭南麓柞水县黄花岭下,与牛背梁国家森林公园、秦楚古道为邻,距省会西安仅63公里,102省道横穿园区,举世闻名的亚洲第一长遂西柞高速营盘出口直通庄园,距柞水县城19.8公里。这里属北亚热带季风性半湿润气候区,该区内以森林景观为主,苍山奇峰、清溪碧潭、层层山峰高耸入云,湖光山色美不胜收;流水清泉晶莹剔透,潺潺溪流之间怪石嶙峋,曲树萦绕。置身于锦苑盘谷之中,眼望林海,拂手山间轻云,漫步松竹小径,一种超凡脱俗之感不禁油然而生,令人心旷神怡。

    山庄突出人文生态理念,着力打造的五星级标准大型综合旅游休闲度假生活区。该山庄由精品别墅区、五星经酒店区、核心景观区、产权式度假别墅区及后勤服务区五大功能区构成。其中,五星级酒店区由8栋营业楼、10栋经营性别墅构成,总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设有各类豪华客房580套,自助餐厅2000平方米,各类餐厅包间30个,可同时接纳1000人就餐;设有容纳300人的多功能大会议厅一个及其他中小会议室20个。KTV歌舞厅面积400平方米,洗浴中心面积1200平方米,同时还设有室内游泳池、康体中心、体检中心、健身房等服务设施。园区景观设计独特,规划完整,设有室外游泳池、垂钓、森林迷宫、巨石陈、儿童乐园、网球场、沙滩排球场、高尔夫球场等大型户外活动场所,可为各类旅游、度假、休闲、观光、会议、培训、疗养、科考、社会实践、拓展训练等活动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在这里可以春观烂漫百花、夏纳山间清凉、秋赏林海红叶、冬戏遍野冰雪,一年四季美景不绝;在这里还可以品味粟乡千娇百媚之风情,感觉民风之淳朴;品尝野味、兴味盎然,是生态旅游、休闲度假、康体养生、探险娱乐的理想之所。

    盘谷山庄,这颗藏在深山中的明珠,如今已是省内外高层人士理想中的知名会馆。

第十张名片    东甘沟

    柞水县石瓮镇东甘沟村是陕西省新农村建设的一个典范,该村利用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农家乐,成功打造农家休闲村庄品牌,在省内乃至全国都有一定影响。

    这里还有远近闻名的云台山罗祖师庙,云台山下的东甘沟里有两棵千年银杏树,人称“夫妻银杏”相传为东汉武帝刘秀亲手栽植,东甘沟也以这对夫妻银杏树而声名远播。

    东甘沟沟窄坡陡,自古以来交通不便,几乎与外界隔绝,多年来一直是一个十分贫困的山沟。“山大沟深土地薄,石板草庵破被窝。出门抬脚就爬坡,一年四季受饥饿”是这个山村过去的真实写照,人们住的是茅房草舍,走的是羊肠小道,日子过得清苦而单调。但许多人却世代在此坚守,他们舍不得离开这古树,将古树奉若神明,在古树旁建起了庙宇,常年香火供奉,祈求幸福平安。

    柞水旅游业兴起后,因为这古树离柞水溶洞仅只有5公里,人们渐渐地看出了这古树身上所蕴藏的开发价值,村支部书记张庆平带领村民组建了柞水县云台山旅游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该公司结合本村独特的旅游资源,依托柞水溶洞,先后开发了秦楚古道十八盘、石船、鹰嘴石、石狮、石印、卧龙板、云台山祖师庙、银杏园、龙潭森林公园等景点,并建起了接待能力为200人就餐、100人住宿的银杏山庄和银杏山庄俱乐部,发展农家乐30多户。原来的羊肠小道被山里人一次一次地拓宽,建成了宽敞平坦的水泥路,那满沟的茅房草舍如今也变成了一排排整齐别致的小洋楼。该村被省建设厅评为“全省村镇规划建设示范村”受到表彰,还被省委授予 “先进基层党组织”;被市委授予“文明村”、“标杆支部”、全县“双十佳”村、平安村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综合试点示范村。

 

西安周边游 西安周边游景点  西安周边游去那好呢 西安周边游景点推荐 西安周边游价格

 

 

 

特别说明:(网上行程价格仅供参考,最终以出发前公司确认行程价格为准确)

陕西国际旅行社 咨询电话:029-86690158 86699469 86690914 86699768

 

途径景点

费用说明

跟团游

旅游联系方式: 地址:西安北大街宏府大厦710730室 网站:www.xa17u.com咨询一部:029-86699768 029-87200345 咨询二部:029-86690158 029-87200337咨询三部:029-86231609 029-88058191 应急电话:13259990705 029-86690158QQ在线客服:110061038 654587894 QQ在线咨询:335638370 949455235

预订指南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旅游门户 > 旅游线路 > 陕西旅游线路 > 西安旅游线路 > 西安去柞水旅游:柞水溶洞、凤凰古镇、牛背梁森林公园二日游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