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麦溪鲩,产于高要大湾的麦溪和麦塘两口塘,麦溪鲩有“鱼中之王”的称号,当然,这是说它的美味程度。据史载,明朝洪武年间(1368-1398年)麦溪鲩已负盛名,在清代曾被列为朝廷贡品,相传慈禧太后也对其赞不绝口。广州的一些食肆,现在就将麦溪鲩作为招牌菜。 更奇者,麦溪鲩无特殊种苗,普通鲩鱼种放到麦溪、麦塘,养足岁月就可以转变成麦溪鲩;如把麦溪鲩放到别的鱼塘,经一年半载,它们便会转变成普通鲩鱼。 麦溪鲩烹调独特,清蒸尤佳,如欲保持原汁原味,切忌放姜葱和酱油,只需放入少许食盐、生油和陈皮丝即可,有肉质嫩滑、清甜、甘香而无腥味之感。市面价约30多元至60多元一斤。 麦溪鲩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同样,也养育了一方鱼儿。广东是多水之地,池塘遍布,在众多的鱼儿品种中,麦溪鲤与麦溪鲩就逐渐冒出头来,远近驰名。作为鱼中贵族,麦溪鲤与麦溪鲩对于环境自然十分挑剔,非得要生长在高要市大湾镇古西村的麦溪塘里。因为这里的鱼塘富含硫磺,池水也具有碱性,而生长在池塘中的野生小荸荠、麻慈籽、茆草等水生物,为鱼儿提供了独特食物来源。因此,麦溪鲤、麦溪鲩无需人工喂养就能长得膘肥体壮。烹制时,麦溪鲤不会像其它鱼的肉那样越煮越老,而是始终保持鲜嫩可口。 麦溪鲩产地范围为广东省高要市大湾镇现辖行政区域。 麦溪鲩质量技术要求 一、种源 草鱼。 二、环境条件 1.水源:来源于产地范围内的山泉水或西江水。 2.水质要求:pH值为5.5至6.5,水溶氧量≥5mg/L,塘底土质为高岭土,水深1.6 m至1.8 m。 三、养殖技术 1.放养要求:放养规格为0.5kg/尾至1.0kg/尾,放养密度300尾/公顷至450尾/公顷。 2.生产方式:采取种养相间的生产方式,3月份先在塘内种植小荸荠和撒播稻种,5月待稻禾开花后放鱼养殖。 3.投饲与管理:5月份鱼种下塘后主要以稻禾花及水底的小荸荠为食;8月份增投稻谷、小麦、玉米。 4.捕捞:捕捞季节为每年的秋冬季节,捕捞规格≥3kg/尾。 5.环境、安全要求:饲养环境,疫情疫病的防治与控制必须执行国家相关规定,不得污染环境。 四、质量特色 1.感官特色:全身呈粉白色,口感甘香、肉质嫩滑,无腥味。 2.理化指标: 粗脂肪含量3.5%至6.5%,粗蛋白≥15%。 3.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产品安全指标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必须符合国家对同类产品的相关规定。 麦溪鲩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特产资讯
更多>>广东热门路线推荐
更多>>- 出国旅游到哪里最方便 ¥1680起
- 广州出发到韶关南华寺 ¥500起
- 从惠州到广西旅行|惠 ¥498起
- 从惠州到龙门泡温泉| ¥198起
- 广州去鼓浪屿玩要多少 ¥360起
- 从惠州到安徽旅行|惠 ¥1690起
- 【惠州到桂林旅游】桂 ¥480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