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云南、四川南部旱情持续或发展,预计2~4日,气象干旱区将有一次弱降水过程,相关部门会抓住时机适时开展人工增雨工作。
入冬以来,云南、四川南部降水不足25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少3~8成。其中,2月以来,云南大部、四川西南部降水量不足10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少8成以上。由于持续少雨,导致部分地区旱情持续或发展。 最新监测显示,云南中部和北部、四川南部出现轻至重旱。干旱造成云南省库塘蓄水比去年同期明显减少,全省254条中小河流断流,390座小型水库干涸。云南部分地区冬小麦、蚕豆、油菜等小春作物生长发育受到影响;长时间少雨干燥致使森林、草原火险气象等级居高不下,云南丽江、玉溪和四川西昌、理塘、甘孜发生森林火灾。

中国气象局防灾减灾司司长陈振林
形成旱情的原因是什么?中国气象局新闻发言人、应急减灾与公共服务司司长陈振林解释道:“5月之前是旱季,原本降水就比较少,另外,今年环流异常,西南方向水汽输送少,形成不了明显降水,再加上连续几年降水‘底子弱’,以昆明为例,连续三年来的降水量相对于常年的两年,综合多方面因素才会形成旱情。” 中央气象台预计,未来十天,云南等气象干旱区降水继续偏少,其中2日~4日,云南、四川南部将有一次弱降水过程,降水量一般不足8毫米,局部地区有10~15毫米;5日~11日,上述气象干旱区以晴或多云天气为主,气温偏高。 陈振林表示,针对未来的弱降水过程,气象部门会根据天气条件,抓住时机适时开展人工增雨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