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火车网 > 资讯频道 > 公路资讯 > “三定”方案后的等待

“三定”方案后的等待

来源: 火车网 时间:2012-02-28 00:00:00 火车票预订

  2009年,我国实行费税改革。广州市公路规费征稽处(简称征稽处)响应国家号召,开始进入改革过渡阶段。两年多来,征稽处以平稳的心态面对费税改革,落实各项改革措施,做好各项善后工作,并根据业务转型需要,以积极的姿态做好治超工作,确保了改革平稳有序进行,做到安置与治超工作两不误。

  稳定队伍员工感到组织关心

  “这三年来,由于省内‘三定’(政府机构改革的主要内容,即定机构,定编制,定职能)方案迟迟未定,领导都在关心着我们的安置问题,积极为我们争取好的转岗途径。例如之前地税录用考试一直都没有消息,处里多次向上级反映,希望尽快开考等等。”

“三定”方案后的等待

  一名征稽人员这样说。

  费改税初期,由于众多不确定性,有些员工出现情绪低落、工作积极性不高、对新的工作环境不适应等情况。对此,征稽处始终坚持把稳定队伍的工作放在首位,凝聚队伍战斗力。通过多方面的措施,现在,征稽处已步入“三年时间完成人员安置工作”尾期。

  征稽处多次召开民主生活会和职工代表大会,一方面积极宣传税费改革的重大意义,提升员工的思想认识,并及时向员工传递上级的安置文件精神,做到政策公开透明化。另一方面,让每位员工感受到单位的关心,主动配合上级做好转岗安置工作,并积极反映职工干部的合理诉求,争取更好的转岗安置条件。

  另外,征稽处多次举办公务员培训班,聘请知名公务员培训机构设计并教授公务员课程,提高职员工的应试能力。

  同时,号召全体职员工参加执法局、国税和地税的转岗录用考试。对于被录取至执法局和国税的员工,尽快组织做好人事档案、组织关系等移交工作。

  征稽处领导班子注意与员工进行面对面交流,尤其是由于各种原因、迟迟未安置的职工,向他们强调“转岗不下岗”的政策,解除他们的忧虑。目前,征稽处所有人员均得到妥善的安置,其中57人转入广州市交通委员会综合执法局,5人转入国家税务局,11人转入广州市地税局,17人转岗至广州市道路养护中心,11人转岗至广州市路政所,13人提前退休,并与46名离退休人员一并由广州市道路养护中心接收管理。

  科学治超适应业务转型需要

  2009月4月13日起,按照原广州市公路局党委(现市道路养护中心)的决定,征稽处前期单独、后期配合广州市执法局,负责京珠高速太和段、国道105线太和段、虎门大桥、丫髻沙大桥和广州地区流动治超点的治超工作。

  截至目前,征稽处共派出人员6万余人次,检查车辆近9万台,查获超限运输车辆2.3万余台,卸载2.1万余台,卸载重量33万余吨,罚款约5千万元,有效保障了公路运输的安全。

  面对业务转型,加强学习是首要任务。征稽处坚持开展中心组学习、科级干部会议,提高班子成员和中层干部的政治素质、业务能力、管理水平;考虑到治超工作网点广、班次多,难以集中进行学习,征稽处建立了各治超站每月不少于两次的学习制度,要求各治超站及时将上级有关精神传达给每一位员工。同时,征稽处多次组织人员参加了交通综合行政执法岗位培训、执法技能培训、治超执法人员培训班,提高了执法人员的业务水平。治超初期,征稽处虚心向东城、南城公路路政部门等兄弟单位请教,学习治超执法业务知识,各治超人员很快进入了治超工作角色。

  两年多来,征稽处不断改善治超工作环境,完善治超设备:为丫髻沙治超站主线增加了警示筒、警示牌、护栏等设施;为虎门治超站升级改造,安装动静违法拍摄系统、车辆受检提示系统,杜绝超限55吨的超限车辆通行主要干道和主要桥梁;为京珠高速太和段治超站扩建了约180平方米执法人员休息工作板房、对卸载场地进行地面硬化,并对治超站的执法装备、设施进行升级改造,与有关部门建立了通讯基站,加装了宽带通讯网,大大地提高了检测数据的准确性。

  值得一提的是,征稽处各治超站都能达到规范整理治超档案的要求。在四年一次的全国公路大检查工作中,京珠高速太和段治超站作为广东省指定的“国检”必检单位,其档案资料不仅顺利通过“国检”检查验收,取得了满分的好成绩,还被检查团成员单位新疆交通运输厅作为范本带回参考。

  通过种种努力,征稽处积极配合广州市执法局,在治超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上一篇 高速公路“逃费”治理
下一篇 向安普高速出发

免责声明:火车网文章信息来源于网络以及网友投稿,本站只负责对文章进行整理、排版、编辑,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