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火车网 > 资讯频道 > 公路资讯 > “示范”的效应

“示范”的效应

来源: 火车网 时间:2012-02-06 00:00:00 火车票预订

  锦绣江苏,路网纵横。在这10.26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分布着全国密度最高的干线公路网,管好这些路,让其在拉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同时,呈现出高品质的通行环境,成为江苏公路人面向未来关注的课题。

  从5年前着手创建“溧水路政管理示范县”开始,江苏省公路系统由点到面、步步深入,通过积极的、持续性的争创活动,不断强化为民服务理念,将一种更加规范、科学的管理思想逐步推开,进而渗透到路政工作的方方面面,实现了管理水平在便民、利民基础上的不断提升。

“示范”的效应

  经过不懈努力,到目前为止,江苏省内77个县的“路政管理示范县”创建工作全部验收合格,达到了创建计划确立的标准,江苏的路政管理,就此在深刻变化中呈现出了新的景观、新的高度。

  树立一种标杆

  这是一个在探索中求突破、求新高的过程。

  2006年,以“公路交通要更好地为公众服务”这一核心价值理念为基本定位,交通运输部提出了公路交通要立足于“为人民群众的安全出行服务、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的“三个服务”要求,江苏公路系统闻风而动,把行业管理的注意力更多地投入到了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便利、更加高质量的服务上来。

  一个紧密结合地方实际,以更加有力、有效的方式推动路政管理水平全面提升的课题,因此被提上了议事日程。

  近年来,伴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江苏公路建设大展宏图,构建起了四通八达的现代干线公路网。然而,路好了,路畅了,它们的维护、管理以及服务却成了突出问题。超载车辆走过的公路,损坏了路面路肩;小商贩占道经营,影响了车行速度;施工者违法搭建,侵占了路产路权……社会在充分感受到现代公路给出行带来的极大便利时,对管好这些路的期望值也越来越高,重建轻管,不但有可能会使辛辛苦苦换回的建设成果轻易丢失,而且也与“三个服务”的精神大相径庭,正因为此,路政管理水平的提升成了江苏公路新时期发展的特别关注点。

  要迈向新的高度,必须先培育典型,树立标杆。为此,江苏省交通运输厅公路局决定,先在全省公路系统选择一个可作为示范试点的县进行重点打造,待将其建设成“路政管理示范县”后,再用典型引领的方式将其向更大的范围内推广,直至覆盖全省。

  南京市的溧水县被认定为最佳对象。

  这倒不是溧水的路政管理条件特别好,恰恰相反,就全省范围来看,这里属于经济实力相对较薄弱、路政管理基础也不是很好的地方。公路局的考虑是:既然要培育向全省推广的典型,就必须多关注其“可学性”,那些经济发达地区,那些各方面条件都比较好的单位尽管树立典型容易,但其经验却常常因“不在同一起跑线上”而无法让条件差的单位学到手;而选择一个条件较差的单位,则具有普遍的示范和引领意义。

  艰难的塑造工程就这样在自我加压中展开。

  打造一种品质

  位于南京市江宁区和高淳县之间的溧水占地983.45平方公里,境内建有各种等级公路1202.6公里,形成了与南京、上海、杭州、安徽及县属各村镇便捷相连的现代公路交通网。

  按理来说,这样的道路状况应该可以让百姓尽享发达的通行环境带来的幸福和惬意。但事与愿违,由于公路沿线群众大多对公路管理法律法规缺乏系统了解,必要的“爱路护路”意识还未能充分深入人心,全县公路超限运输、摆摊设点、违章搭建、擅设“非标”、私开道口以及打谷晒场、边坡种植等违规占路现象时有发生,有的地方甚至已习以为常,以致本来宽阔的道路变窄了,本来畅行的车辆变慢了,本来洁净的路貌变脏了……公路上因而也不断有交通事故发生,不断有路阻、路损情况出现。

  这一切,都对路政执法能力提出了严峻的考验。可令人感到无奈的是,溧水县不仅经济基础较为薄弱,而且负责公路路政管理的执法力量也明显不够,全县有正式编制的路政执法人员只有5人,他们履行现场管理职责时常常是顾东顾不上西,顾前顾不上后,整天疲于奔命还是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更不用说有效提升公路管理的质量和水平了。

  挑战,以强力突进的方式展开。

  要改变某种事物,必须对该事物充分了解。为此,江苏省交通运输厅公路局展开了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工作,路政负责人员几乎每个休息日都驱车数十公里赶往地处远郊的溧水县,通过走访调查、征询意见,全面了解并掌握第一手资料;公路局领导也高度关注,多次前往实地指导,及时帮助解决实际问题。

  创建“路政管理示范县”,是一个全新的课题,需要从方方面面综合考虑问题,为此,公路局专门从南京市、镇江市、南通市、连云港市、宿迁市等地抽调专业人员出谋划策,汇集各方智慧,共同探索未知的创建之路。

  创建方案就此出台;创建标准就此确立;根据工作推进情况提出的创建指导意见,就此被一项项落实为循序渐进的创建行动……为增强创建力度,江苏省公路局上上下下进行了全面的沟通动员;

  为扩大创建内涵,公路养护也被列进了创建考核内容……

  作为地方主管单位,南京市交通、公路部门对溧水县的创建工作给予了高度重视,专门成立工作班子进行协调、业务指导,而且在资金上给予了全力支持。

  溧水县更是对江苏省厅公路局这一战略举措表现出极大兴趣,县领导专题研究后认为,这一重大决策不但有利于提升溧水交通形象、而且对于促进全县经济乃至社会发展有着非比寻常的意义。因而,县里把创建路政示范县当作一次难得的机遇,要求上下齐振奋,倾全县之力投入创建工作。

  2007年4月13日,县政府专门召开全县创建“路政管理示范县”动员大会,县直机关、相关企业、乡、镇、村政府负责人全部参加。会上成立了由县长任指挥、分管县长任副指挥的创建指挥部,县委书记在动员大会上向全县发出了共担责任、共攀高峰的动员令。

  会后,全县上下迅速行动,各乡镇全力推进各项与创建有关的工作。针对集镇段及城郊结合部乱搭乱接、乱堆乱放及摆摊设点等影响公路环境及安全通行的行为,溧水县一方面通过推行前置管理提前控制违法行为,另一方面采取堵疏结合、多部门联动的办法积极解决问题,实现以公共服务为依托的有效管理。

  为贯彻“三个服务”理念,更好更方便地服务百姓出行,溧水县按统一标准重新设置了指路及安全警示标志、安全警示桩,规范整治了搭接道口,使得全县的交通安全状况明显提高,百姓出行条件大为改善,交通安全事故同比下降了80%。与此同时,为彻底改变路域生态环境,让老百姓在通行畅达公路的同时还能获得一份美好视觉享受的构想也开始实施,政府和行业不惜投入巨资用于公路绿化,打造出了路容整洁、设施齐全、设置规范、路景如画的路域环境新景观。

  与严格、规范、到位的现场管理同步实施的同时,溧水县保护公路的办法及路政长效管理执法机制、联动执法实施意见等五大类19个地方规范性文件也相继出台,全县在边实践、边摸索中逐步建立起了县、镇、村三级管理机构;县政府也把公路管理列入政府年度经济社会发展考核的内容,坚持每年拿出100万元作为考核经费,极大地促进了路政管理水平的稳步提升……

  溧水县电视台、电台等新闻媒体对这一涉及百姓生活质量、幸福指数的创建举动更是给予了高度重视,记者们深入实地,配合公路部门开展了大张旗鼓的政策宣传和现场跟踪报道……

  通过近两年时间的积极创建,溧水县探索出了一条由政府主导、交通主办、部门参与、社会自律的路政管理新思路,较好地解决了全县1200多公里公路路域环境的源头预防、长效管控问题,有效扩宽了路政管理服务经济、服务百姓的新思路、新空间,取得了“路政管理示范县”创建的重大成功。

  路政示范县的创建,使溧水路政管理实现了从单一部门管理向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转变;从保障完好畅通向实现“畅洁绿美安”与生态结合的转变;“从管理就是收费”的认识向“管理就是服务”认识的转变;从“执法由经验”向“执法凭依据”的转变。这样的转变使得溧水百姓直接从中受益。过去,溧水瓜农每到西瓜收获季节就为皮薄瓤脆的西瓜在运输途中被大量颠破纠结犯愁,现在路况好了,瓜农们的种瓜的积极性大为提高,司机兴奋地说:“创建改变了溧水的交通状况,使得公路面貌焕然一新,现在车不颠了,瓜不破了,我们开车人的心情也好多了……”

  同样,优美的公路环境、齐全的路标路识、整洁的市容村貌、便捷的公路交通也为溧水引来了大批游客,每逢节假日,由南京主城区前往天生桥、无想寺、傅家边科技园等风景区旅游度假的游客大为增加,他们当中,有一大半属于自驾游。

  旅游业的兴旺也带动了溧水大大小小的“农家乐”项目的红火,在优美的生态环境之中,游客们放松了心情,体验到了超然于都市生活之外的农情、农趣……

  2008年11月23日16时许,当江苏省交通运输厅公路局检查验收组宣布溧水以96.5分的高分通过“路政管理示范县”创建工作验收时,全场爆发出长时间的热烈掌声,它标志着全省乃至全国首个“路政管理示范县”的诞生。

  实现一种提升

  “路宽了、树绿了、车速快了、事故少了、人心安了、投资商多了!”——溧水这一创建前后的显著变化,无疑对于在定位“三个服务”中寻求路政管理新突破的江苏公路管理有着既现实又深远的意义。

  全省路政管理创建达标的战略规划由此在2008年秋果飘香的季节正式付诸实施。

  按照科学、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总要求,以公路管理法律、法规为依据,以提高公路通行能力、安全品质、服务水平为核心,以优质高效履行保护路产、维护路权的法定职责为重点,推进实施公路建设、养护、管理和谐发展的新战略,营造政府大力支持、社会普遍理解、百姓高度认可的政通人和的路政管理环境及稳定高效的公路保护长效机制——围绕这一总体方向和目标,江苏省各地公路部门结合自身特点,打响了一场旷日持久的创建攻坚战。

  淮安市涟水县以“突出重点,抓住难点,以线带面”为要求,在推进“路政管理示范县”创建过程中,着重从“思想认识到位、宣传教育到位、工作部署到位、组织协调到位、抓落实整改到位”这“五个到位”入手,层层展开工作计划,步步落实工作任务,努力把工作做得更实、更细;盱眙县路政执法人员瞄准创建目标,利用节假日的休息时间深入沿线厂矿、企业、村组宣传创建精神和公路法律法规,并与公安、沿线乡镇等开展了公路用地范围内违章搭建、堆放的联合整治,先后取缔违章建筑、“五小”230余处,清除乱堆乱放100余处、固定非标25块;金湖县尽可能将创建工作做实、做细。路政大队为确保创建工作无盲点,在组织人员对桥涵、栏杆、地面沉陷处的标志牌,高速路堤地段警示桩进行检查修复,及时消除事故隐患的同时,还加大了路政管理的现场巡查力度,增加了不定期夜查次数。

  淮安市楚州区的创建方案紧紧围绕建设“文楚州、景楚州、金楚洲”的战略计划展开,区政府办公室为此专门出台了“路政管理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就组织、资金、质量、监督四个方面的保障问题做出了详细的分工和安排,明确了各个时间节点、各项工作任务的具体要求。

  镇江市的丹阳市、淮安市洪泽县、常州市的金坛市、苏州市张家港等地,全都在统一思想、争先求进的基础上,通过宣传走访、建章立制、联动整治等方式,充分营造创建氛围,解决重点问题,全力确保创建工作责任到位、措施到位、考核及奖惩到位,并借助创建“路政管理示范县”形成的强大推动力,促进路政管理水平在为民、便民、利民定位点上实现不断突破、有效提升……

  经过连续两年多的强力推进,江苏“路政管理示范县”创建按照预想的目标,呈现出路域环境根本改善,百姓爱路护路意识明显增强,公路通行能力全面提升,安全品质持续向上,服务水平大幅提高的可喜景象,创建成果在促进公路路网功能的不断完善中发挥出重要作用。

  淮安市的淮涟村是淮阴区与涟水县交界处的一个村落,这里的路边 “马路市场”自打公路建成后就异常“红火”,开车经过这里的司机都特别小心,总是一路鸣笛提醒,生怕稍有不慎引发交通事故……开展路政示范县创建后,令人欣喜的情况出现了:只几天工夫,令人头痛的“马路市场”奇迹般地消失了。原来,当地路政部门与淮涟村沟通后,选择村里一块远离公路的空地新建了农贸市场,“老大难”问题就此迎刃而解……

  创建提升了公路品质,也给老百姓带来了实惠。2011年2月27日,全省“学习溧水路政示范县建设经验,全面提升路政管理水平”活动总结表彰大会在热烈的气氛中隆重举行,77个县全部领取了达标奖牌。

  江苏全省“路政管理示范县”的创建是一个在长期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发现,不断迈向新的理论认知空间的过程。

  它把执法为民的现代管理理念贯穿于公路路政管理的全过程;它特别注重路政管理的综合性、规范性、科学性;它更加强调公路的常态、长效、联动管理。从而成功探索出了依靠地方政府加强公路管理的新路子,营造出了政通人和的路政工作环境,实现了路政管理从服务形式到内涵的重大转变。

  纬地经天,路歌向远。面向新的时代,面对新的发展课题,江苏的公路管理将以“路政管理示范县”的创建经验为动力,与时俱进、锐意进取,力争在不断挑战、不断发现中实现更大突破……


上一篇 津北之痛:最后一公里
下一篇 山东:全省公路工作会议在济南隆重召开

免责声明:火车网文章信息来源于网络以及网友投稿,本站只负责对文章进行整理、排版、编辑,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