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城如何减少交通拥堵?昨日,在市科协举办的“学会理事长谈科技促民生”系列访谈中,重庆市公路学会副理事长腾西全说,由于地形原因,重庆未来的交通,应更重视地下资源的开发,发展运量更大的地铁。”腾西全说,各种交通方式还应实现“无缝衔接”,如轨道交通站和公交车站的换乘距离应在100米以内。
目前,相关部门已统一规划,新设和调整了部分站台设置。腾西全说,我市还在四公里、机场、西永和鱼洞建设大型换乘中心,不仅能实现多种公共交通换乘,还为私家车设立了停车场,“市民把私家车停放在换乘中心,再搭乘轻轨进入主城几大核心区域,将减轻交通拥堵”。
参与重庆多条高速公里设计建设的滕西全还透露,当年修建主城区到合川的高速公路时,曾有两个方案,一是打隧道穿过缙云山,另外一个是修桥三次跨嘉陵江。
最后选择了后者,资金和难度都比前者大大增加。“为什么要跨过去绕过来?因为如果穿山很可能北温泉就没了,植被也会被破坏,所以最终选择了‘舍易求难’。”另外,南川到彭水段高速路,有一个方案是沿乌江修,虽相对最便利,但会影响到乌江的生态环境。“最后我们选择了穿越隧道。”他表示,因此那条路上,有全国最长的隧道群。虽然难度大,造价高,但保护了环境,为子孙后代造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