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读到一则新闻:春运镜头,两把剪刀引发的故事。讲的是江西贵溪火车站安检人员在安检查危过程中,发现一对夫妇手提袋里携有两把剪刀,遂即准备开包检查。起初由于旅客对生活剪刀也是违禁品不理解,蛮理力争,但经过耐心细致的释疑解惑,最终这对夫妻主动上交了违禁品。
乍看新闻,非常普通,由于不理解引发矛盾,经过解释到最终释然。但新闻中的安检人员始终保持的平和心态,始终用心与旅客沟通却是让人拍手赞许,也值得深思一番。试想一下,如果一方拿着生硬地规定当“利剑”,一方坚持着自己的“蛮理”之说,双方不去好好地沟通,那么矛盾将会被激化,结局就会从一方的“蛮理力争”演变为两方的“肢体语言”,后果是不堪设想。
说到矛盾,其实春运就是最大的矛盾。对于铁路来讲,撇开春运供需紧张这一时下难以调和的矛盾不说,民众和铁路之间的矛盾却是我们不得不面对和解决的。但在当前春运的舞台上,因着买票难、回家难,民众的情绪很大,怨声一片,且一股脑地指向了铁路。尽管铁路部门主动解释、用心引导,但民众对春运却是概不买账,让春运就这么纠结着。
要让春运不这么纠结,还要民众积极地参与进来,用心与铁路沟通和互动。多想想春运难的本质问题,别因着一己私利,一味地站在个人立场,以己度人,恨屋及乌。这样我们才能发现春运难的本质是短时间内的供需紧张,才能理解铁路部门在售票方面推陈出新的改革是以民意为出发点的良苦用心,才能感受铁路职工在春运路上的辛苦付出和默默奉献,才会更为理性、客观、正确地看待和处理问题。
其实生活中,我们每天都不可避免的会遇到一些不期而至的摩擦、磕碰和误解。然而对此,有的人电光火石,鲁莽动粗,激化矛盾;有的人置之不理,我行我素,逃避矛盾;有的人听风是雨、添油加醋,升级矛盾。这些做法结果都一样,问题得不到解决,事情得不到处理,误解被升级,最终导致不和谐。如能学会相互沟通,相互倾听,静下心来,将矛盾消于无形,方才是明智之举。(南昌局:王荣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