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火车网 > 资讯频道 > 公路资讯 > 监理队伍中的生力军

监理队伍中的生力军

来源: 火车网 时间:2012-01-17 00:00:00 火车票预订

  20 世纪80 年代末期,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为了引进外资投入到国家的基础建设之中,引入了国际上先进的项目管理模式,使用《F I DIC 土木工程施工合同条件》管理工程项目。我国随后建立了工程监理制度,各类监理公司应运而生。就交通运输部而言,现有各类甲、乙级(公路工程、水运工程、机电工程)监理公司700 多家,在这些公司中,有一部分为各类高校所创办,即大学里的监理公司,这类公司已成为当今监理队伍中的一支生力军,为我国的工程监理事业的发展、推进我国监理制度的不断完善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从发展的视角看,这类公司也必将在由现在监理公司以施工监理为主业的现状,发展为以咨询(项目管理)、监理并重,会发挥出越来越大的优势和作用。

  工程监理属咨询服务行业,其特点有别于一般的社会企业,它的运作不是货币资本运作,而主要是依靠技术和资质,尤其是个人资质。建立一支合格的队伍,是监理企业顺畅运作的基本条件,这支队伍中要有称职的工程技术人才、经营管理人才、项目管理人才等各类人才的组合。

  20 世纪90 年代初,高校的科技工作方针是产学研结合,把高校的优势发挥出来,为培养人才、为国家建设服务。各高校根据自己的专业特点,兴办了一批校办科技产业,大学里的监理公司就是其中之一。届时正值国家交通建设的兴旺时机,有利的社会环境和经济环境促成了这批公司的蓬勃发展。

  与社会上的大多数监理公司类似,在创建初期,都是依托一个与从事的业务范围有关的单位,如设计院,公路局、处,质监站,科研院所等。高校里的监理公司主要依托大学里的专业特长,抽调一部分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组成基本队伍,同时也是骨干队伍。

  在上世纪90 年代初,各高校的招生规模远小于当今,各类人员超编较为严重,这为高校的科技产业的人员组成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从教师、科研人员、教辅及管理队伍中抽调合适的人员组成监理公司的骨干是当时的普遍做法。这样既有利于公司的迫切需求,也有利于高校内部的定员定编工作,大学里的监理公司的基本队伍就顺理成章的形成了。

  有了稳定的骨干力量,利用各校在招收毕业生等方面的便利,各类监理人员迅速补充完善,经过近20年的调整,保留至今的高校里的监理公司已发展成为一支不可或缺的监理生力军。这支队伍的技术力量也有了巨大的变化,除了公司建立初期的从学校抽调出来的骨干力量仍然起着举足轻重的技术和管理中坚作用外,十几年来公司招聘的大学生合同制员工也逐步成长为项目现场的各类技术骨干,部分优秀人员还成为公司的领导成员,担当着全公司的经营、技术、财务、人力资源等方面的管理工作。从发展的趋势看,由公司招聘的合同制大学毕业生,必将在不久的将来担当起大学里的监理公司的顶梁柱角色。对这一部分人的培养和使用也是高校监理公司所面临的重要的关键性的工作。为保持公司长期稳定持续发展,高校公司必须把培养重点从学校在编职工转向合同制技术人员。

  以保障总监负责制的真正落实。实施总监负责制后,公司的监督管理也必须跟上,应采用定期检查、考核,组织交流,奖优罚劣,淘汰不合格总监等手段,促使现场监理工作科学、规范、严谨、热情,杜绝吃、拿、卡、要的不良风气和行为。力求做到公司和现场监理机构都能尽职尽责,想业主之所想,尽工程之所责,帮承包人之所困,严格履行合同赋予的职权。通过管理,赢得信誉,争取市场,是高校公司与社会公司的共性,努力创造良好形象是高校公司立于不败之地的首要工作。

  与社会公司相同,高校监理公司也必须面临一个监理市场问题。监理市场是靠监理企业的信誉、技术力量、服务质量、监理报价等各方面因素来决定的。高校监理公司在20 世纪90 年代初期,凭借其规范的管理,较为雄厚的队伍实力,一度成为监理市场中的首选对象。

  随着市场的不断发展,尤其是监理公司的管理逐步走向制度化,各类监理公司的人才储备状况有着较大的变化,高校监理公司的市场竞争力也有所下降。但高校监理公司在监理招标投标中仍保持了一些优势:

  第一,这类公司的骨干队伍来自学校的各专业技术人才,其中不乏各类专家型人才,在工程技术、项目管理(合同管理)、工程经济等方面,聚集着一批知名专家、学者,公司可以举这群体之力,帮助建设方解决招标文件的编制、审查,解决设计中的技术难题,审核工程造价,培训管理人员,提供工程管理手册、资料等,充分展示高校监理公司的综合实力优势。

  第二,规范、全面的投标文件有助于评标中受到专家们的青睐。高校监理公司中,由于有一些人员有着丰富的教学经历,态度严谨,对于投标文件都很重视,除了响应招标文件的条件外,在内容的全面性、完整性,重点、难点分析的透彻性,监理措施的针对性、实用性等方面都比较规范、系统,在公正评标条件下也有得高分的可能。进入一个监理市场后,要长期在这个市场站得住、站得久,就必须以自己的监理管理行为作为基础。首先,严格规范的监理工作,出色完成建设方授予的监理工作内容,热情周到的服务理念和态度,廉洁自律的服务形象,都是建设方非常看中的。其次,利用公司的综合优势,主动积极地帮助建设方解决施工过程中的技术、管理、合同、法律问题,也为今后继续占领这个市场创造了条件。

  高校的监理公司在经营、发展过程中,也有一些困难和劣势,影响着公司的成长。

  比如,社会监理公司中有相当多的公司有着与原隶属领导机构的人脉、业务优势,近水楼台先得月的感情之分比高校监理要高,各省、市地方的监理公司经常会受到地域照顾,而高校监理公司这方面就稍逊色,处于劣势,尤其是教育部门及中央部委所属的高校中的监理公司,地势优域、隶属优势等更加薄弱。

  比如,一些地方招标文件中的强制性要求,成为高校监理公司投标中的一大障碍。根据国家有关文件的规定,高校产业中的原学校编制人员仍属事业编制,无需缴纳社保,即所谓的“老人老办法”,而公司招聘的合同制人员必须缴纳社保,即所谓“新人新办法”,但有些招标单位甚至一些监理管理文件中却一律要求所有投标文件中的人员必须提供社保缴费凭证,学校出具的编制证明也无济于事,这就给高校的监理公司在投标时带来难题。

  另外,与一些社会监理公司类似,人员稳定的管理比较棘手,除了监理行业的吸引力不强以外,监理工程师的注册登记管理制度宽松,加之招标中对监理工程师的隶属单位在大多数情况下无强制性要求,使得监理人员的流动频繁,甚至给监理工作带来损失,这也是高校监理公司迫切寻求解决的难点问题。

  大学里的监理公司经过20 年的磨炼,为我国的交通工程建设作出了应有的贡献,也遇到了一些困难,只要坚持发扬长处,克服薄弱,它一定会更加健康地成长,愿大学里的监理公司成为信誉至上、规范管理的典范。


上一篇 成都铁路局临客列车停运公告(1...
下一篇 福建:省政协全会聚焦公路交通建设

免责声明:火车网文章信息来源于网络以及网友投稿,本站只负责对文章进行整理、排版、编辑,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