削足适履——河南“骗免通行费案”尘埃落定
2011年12月16日,一波三折的河南“骗免通行费”案终于尘埃落定:法院重审认定,两辆货车骗免高速公路通行费由368万元降至49万余元,被告人时建锋犯诈骗罪,由无期徒刑改判至有期徒刑两年6个月。为顺应民意而削足适履式的改判,结局看似圆满,但是让公众原本就心存疑惑的高速公路收费问题变得更加扑朔迷离、没有立场。
养护大趋势——全国公路养护管理工作会议召开
金秋十月,全国公路养护管理工作会议在南京开幕。
会议在“国检”的基础上,总结了上一个五年养护工作的成绩。值得一提的是,大会为百名优秀养路工颁发了光彩夺目的养路工人铜像——“践行者”。据了解,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为养路工人颁发纪念铜像,还是头一次。此番举动不难看出,公路建设大潮退却之后,工作重心逐渐往养护上倾斜的大趋势。
借新还旧——全国收费公路摸底调查
目前,全国收费公路专项清理摸底调查阶段已结束,除西藏外,全国收费公路累计债务余额近2.3万亿元,其中8个省份的公路债务超过千亿元,而全国收费公路去年收费总额为2859.46亿元。如此庞大的债务量足以说明收费公路政策短时间内绝不可能取消,不然,资金缺口谁也无力埋单。在“贷款修路”模式和巨大的还本付息压力下,必然导致了各地收费公路采取借新还旧的做法进行债务偿还。
树大招风——首都机场高速收费再遭逅病
从2005年的胡凤滨,2007年李劲松,到2010年的杨军,喜欢跟首都机场高速叫板的人可真不少。2011年5月,央视又向机场高速单向收费问题开炮,指责管理者与收费员未详尽告知司机单向收费信息。首都机场高速可谓是树大招风,躲闪不及。然而,不收费就是好事吗?
这不,自七月一号开始,1号、2号航号楼改成半价、取消进京方向收费之后,机场高速拥堵程度日趋严重,不堪忍受的司机们居然又提出了恢复双向收费的建议。
权责统一——《公路安全保护条例实施》
2011年3月7日,国务院第593号令颁布了《公路安全保护条例》,并于7月1日起正式施行。相比于之前的公路管理法,《条例》更加强调了责任——明确了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和公路管理机构的保护职责。弱化权力,强调责任,这对于建立“层次清晰、事权明确、权责一致、运转高效”的地方公路管理体制、促进公路管理机构的职能转变具有重大意义。
高速之殇——“7.22 ”京珠高速车祸
7月22日——温州动车事故的前一天,由威海开往长沙的双层大客车在京珠高速突发大火,35座的客车遇难41人,幸存6人。也许是因为温州动车的“火”烧得更猛,让京珠高速的火变得微不足道,至今关于此事的后续报道都很难找到。
但是,41条生命的教训怎么能忘?
欲加之罪——广东计重收费“葫芦案”
行经广东京珠北的货车在京港澳湖南耒宜段时,与面包车发生碰撞,造成面包车八死四伤。湖南苏仙区法院认定:“收费站明知车辆超载超限,既不责令承运人卸去超限部分的物品,清除违法行为,也不补办有关手续。”故判定广东京珠高速业主承担大部分连带责任。且不说车辆有没有超载,只谈在川流不息的高速公路上,责令超载车辆卸货有多少可行性?
新纪元——西藏首条高速公路拉贡机场高速通车
60年前,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签署了和平解放西藏的“十七条协议”;60年后的7月17日,习近平飞抵拉萨为拉贡机场高速通车剪彩。这是自1954年,康藏、青藏公路拉萨通车之后,世界屋脊的又一交通巨变,自此,西藏彻底结束人背畜驼的历史,迎来“高速”时代。雪域高原,扎西德勒!
行业风向——第五届高速公路服务区管理年会召开
2011年12月7日,全国高速公路服务区的管理者再次聚集羊城,参加服务区行业最权威的年度盛会。不同于一般形式大于内容的普通年会,高速公路服务区年会自从2007年首次举办以来,每次都能给对服务区行业的形势进行深刻解读,并做出准确预测,为服务区发展起到风向标的作用。
形象重塑---中国公路公益广告大赛
年末,由中国公路学会主办的第二届中国公路公益广告大赛拉开序幕,比赛重在强调公益性,用精彩的广告创意吸引公众对高速公路行业的关注。学会此番转投公益的举动,意在扭转以往公众对于高速行业暴利冷血的印象,行业形象重塑在俯拾之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