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如东交通运输局在省、市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和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凝心聚力,创新克难,扎实推进,争位争先争贡献,求实务实抓落实,公路、桥梁建设再创历史新高,完成投资比上年增长43.8%,建设总量连续三年位列南通市各县(市)之首。这是他们奋力作为、创先争优取得的又一成果。
2011年,既是国家宏观调控力度空前、交通项目开工管理力度空前、工程资金压力空前的一年,也是如东交通大发展的一年。交通人积极发扬“三创三先”的新江苏精神,难中求进、奋力作为,高点定位、争创一流,开拓创新、破难解困,全年实施交通建设工程个20,在建高等级公路里程248公里。新增二级以上公路通车里程123公里,新建农村公路220公里,新建和改造农桥147座。其中临海高等级公路如东段74公里全部开工建设,累计完成投资7.5亿;省道225线如东段31公里改扩建工程、中天大道东延建成通车;苴东线(掘港岔河段)路基和桥涵建设全部结束,转入路面基层施工阶段;省道225北延及南延、223北延、221省道至海安连接线等工程正加快建设。
聚心为民,提高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水平
创新破解资金难题,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2011年,因宏观经济形势趋紧,工程建设资金筹集成为最大的难题。在困难面前,如东交通运输局不气馁、不放弃,聚力聚智、创新破解。局主要领导先后与中国中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省内外二十多家银行和信托机构先后进行近百轮融资洽谈,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在临海高等级公路如东段引进BT建设模式,缓解资金压力。为保障年底民工工资等涉农资金的支付,他们超前谋划,创新融资渠道,筹集资金近5亿元,保障了临海高等级公路如东段、苴东线等16个重点交通工程项目建设。
以人为本,和谐拆迁。在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征地拆迁中,该局创新“四公开双监督”的制度,实行阳光操作。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紧紧依靠镇、村党组织开展大量过细的群众工作,帮助拆迁户解决一系列具体问题,争取了广大拆迁户的理解和支持,较好地完成了临海高等级公路如东段、通洋高速等项目征地拆迁,为工程推进提供了有利条件。
严格监管,确保工程质量。为把交通项目建成,领导满意、群众放心、经得起历史检验的工程。县交通运输局积极完善社会监理制和社会监督机制,对实体工程进行“四级检测”。通过公开招标,由上海市公路工程质量检测中心组建业主外委试验检测中心。加强现场管理, 规范施工工艺,严格施工过程控制,把好质量关。为确保“工程优质、干部优秀”,全县所有交通工程项目建设,一律邀请县纪检、检察、财政、审计等部门全过程参与各项工程招标、设计变更、工程计量、资金审计等,进行实时跟踪监督。
聚智便民,提升交通服务质量
如东县交通运输局在狠抓“硬件”实力提高的同时,十分注重“软件”能力提升,不断丰富交通文化的内涵。
积极实施优才工程,让团队从优秀到卓越。为夯实交通事业科学发展的基础,打造高素质的交通管理队伍,2011年3月中旬至4月17日,该局党委组织45岁以下90多名工作人员,分两批赴苏州大学轨道交通学院进行半军事化培训,培训内容涉及综合管理、行政执法、能力与素质、社交礼仪、公交写作等多个方面,培训采取全封闭式,既有教授授课,又有学员间的互通交流演讲,学习氛围浓厚,取得了实质性的效果。学院领导在结业典礼上非常感慨的说:“又见‘抗大’学习之风”。
39项措施精心打造政风行风品牌。为进一步优化政风行风,为民服务。今年5月,局领导班子成员分别带队上门,征求社会各界对交通运输工的意见和建议,走访村(居)委306多个、服务对象116多家,聘请行风监督员56名,多次举办政风行风热线节目,广泛排查薄弱环节,着力从提升全系统依法履职,公正执法,政务公开,项目保障,清正廉洁,公共服务水平。结合走访意见,出台了39项加强政风行风建设的措施,每项措施都明确了责任主体、工作内容、工作要求、工作标准、时间节点、考核奖惩等事项。所属运管、交管、地方海事、公路、航道等单位,都将整改内容、标准、时间、责任人进行“三开”,接受社会监督。推动全系统克服“小胜即满”的思想,激励大家在新起点上向更高的目标迈进,开创了“人人代表交通形象、事事体现交通作风”良好风尚。5月24日,“政风行风”热线节目中,群众反映新改建的长雪公路河口镇桥西侧300多米排水不畅。他们及时约请县相关部门进行现场调查制定方案,并于7月29日整改到位。如东县交通系统“闻过则改”的作风,在社会上引起了较好的反映。县运政服务窗口积极打造“运政高速”服务品牌,县航道站积极打造“航标灯”服务品牌,县公路站突出“诚信化、快捷化”服务,进一步提升了为民服务质量。2011年6月28日,该局被南通市政府表彰为“开展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作工作先进集体”。
围绕社会经济发展,创新便民服务项目。为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如东县交通运输局鼓励所属行政事业单位,在法律法规许可的前提下,积极创新便民服务项目。如东地方海事处针对洋口港建设和沿海开发水运量日益增长的需求,经过调研论证后,通过创新水上交通安全管制,最大限度地发挥掘苴的通航能力。他们在如泰运河航道与掘苴河交汇点设置水上海事管理站,配备趸船、巡逻航艇、电台等,安排5人24小时值班,对掘苴河航道实行单向通行管制,虽然增加了工作难度,但5年为业主节约运费近亿元。如东公路站以全国干线公路养护管理大检查为契机,深入开展公路环境整治,建立长效管理机制,使我县干线公路路域环境得到美化,安全环境得到强化,投资环境得到优化。
聚力惠民,提高交通服务的广度和深度
提高农村交通基础设施服务能力。为更好地发挥通村公路的社会效益,针对撤乡建镇后遗留的断头路、路宽桥窄、桥梁等级偏低等问题,2011年该局把农村公路建设的重点,调整为围绕“村村通公交”提等升级,完成了城乡客运线网总体规划的编制。今年计划改造的109座农路危桥已完成过半。为确保公路桥梁安全,今年委托专业单位对每座桥进行了全面体检,建立了“一桥一档”, 全县农村公路桥梁采用GPS定位,实行动态管理。
加强农村公路管养直接惠民。为加强农村公路的管理和养护,如东交通运输局建立了覆盖全县、职责明确的农村公路管养体系,制定了《农村公路管理和养护考核办法》,着力打造公路“三级管理、三轨并举、条块结合”的新模式,组织开展“样板路”、“文明村”、“示范镇”的评比,对农村公路管养情况每季度进行一次综合考核,考核结果和养护补助经费挂钩。根据新农村发展所需,今年11月启动了“组组通混凝土路面工程”。农村公路的规范管理,充分发挥农村公路的社会效益,实现“以路惠民”的目标。
努力提升行业服务品质。交通运输行业涉及面广,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县运管部门根据省、市运管部门的要求,结合实际务实打造行业诚信品牌,积极推进“江苏快客”、“江苏快货”、“江苏快修”品牌创建活动深入开展,全年创建“江苏快客”1条,“江苏快货”2条;大力开展放心消费活动,二类以上汽车维修企业在“南通汽车维修配件价格网上率先公示配件价格,提高维修成本的透明度;规范驾培市场,取消非法驾培点四处,整治外挂教练车10多部;加强出租车从业人员素质教育,组建了“放心车队”进行示范引导,邀请县文明办对全县260多名出租车驾驶员进行礼仪培训,加大对出租车经营行为的明查暗访和群众举报查处力度,促进行业风气好转。
该局所属的运管、交管、公路、航道、地方海事等行政服务政窗口,全部实行开放式办公,一站式服务,首问负责制,极大地方便了业主和客户,融洽了关系。县运管处,积极服务企业发展所需,适时启动特事特办行政程序,邀请市运管部门进行现场办公,仅用一周时间,就完成了中石油天然气运输公司江苏华洋运分公司新增100台LNG专用运输车辆购置和危化品货运行政许可的办理,该企业专程送来“高效快捷、服务企业,为企解忧,共筑和谐”的锦旗。
如东县交通运输局党组深知,只有真心为民,诚心便民,让利惠民,才能密切党群关系,才能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科学跨越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