俯瞰荆楚大地,峰峦叠嶂,碧波万顷,一条 绵延千里的巨龙东饮江城,西出三秦。它畅达鄂 陕,承东启西,衬托起湖北高速公路网络的东西 两翼,有力地带动着湖北乃至中西部地区经济和 社会的发展。这就是湖北省汉十高速公路,国家重点干线福银高速公路(G70)湖北段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福银联席会的发起单位和首届轮值主席单位,汉十管理处除了推动建 立福银全线合作体系之外,近些年在“委托管理”、“千里温馨汉十品牌创 建”等方面也取得了突出成绩。联席会召开期间,本刊就这些亮点对汉十管理 处处长王伯禹进行了专访。
关于联动关系
《中国高速公路》:汉十高速作为建立福银全线合作体系的发起单位,你们为什么产生了这样的动议?
王伯禹:福银高速各路段目前已相继通车,全线预计将于年底实现贯通,作为国家高速公路网中第14条东西横向线的高速公路重点干线,实现福银高速全线的整体合作,具有不可估量的重要意义:
首先,从经济效益来看,建立福银全线合作体系,能够畅通东西动脉,充分发挥各省区的优势和特色,提升福银高速公路的整体效益,提高沿线地区的经济社会开放度,促进资源向经济转变,加快西部大开发和鄂西生态旅游圈的发展。
其次,从服务民生来看,建立福银全线合作体系,有利于整合全线收费站、服务区资源,形成趋同的窗口服务标准和流程,从而提升干线公路服务水平,促进和谐、科学发展;同时,依托这一体系,高速公路管理机构将与沿线地区的鲜活农产品种养殖基地、物流公司、销售企业建立四方合作机制,搭建“服务物流、农超对接”的民生服务通道,减少物流成本,加快物流速度。
再次,从应急保畅来看,建立福银全线合作体系,有助于建立起联勤联动、信息互通的跨省协作机制,更有效地应对重大交通事故、恶劣天气等突发事件,加强对违规违法行为的查处,全程保障福银高速“安全、和谐、畅通”。
总之,建立福银全线合作体系确实是一项惠民生、促发展的好事,所以汉十高速率先作出了该项提议。
《中国高速公路》:联席会共有1 9家单位组成,今后将如何更好地开展工作?
王伯禹:由于福银全线涉及闽、赣、鄂、陕、甘、宁等六省的19家运营单位,运营单位的数量众多无疑加大了协调工作的复杂性。因此,经大家提议,我们成立了“执行委员会”,作为负责总体协调及日常工作的专门机构。执行委员会由各省(自治区)推选一名委员组成,执行委员每届任期6年,如在本届任期内工作变动或其它原因不能正常履行职责,由所在省区成员单位推选产生。联席会设立轮值主席一名,由当届会议举办省区的执行委员担任。
这次联席会我们提出了“畅通东西动脉、搭建联动平台、打造干线品牌、服务经济民生” 的宗旨。我们的联谊会及其执行委员会将为这个宗旨而不断努力。
《中国高速公路》:据了解,此次会议最重要的成果是与会单位签署了《福银高速公路联动联席会议合作框架协议》,能否介绍一下合作的主要内容?
王伯禹:首次会议便确立了《福银高速公路联动联席会议合作框架协议》,应该说是相当不易的。合作的内容主要可以用“三个机制”来概括。
第一个机制是“年度联席会议机制”,目的是“定期会晤、交流经验”。福银高速公路五省一区管理部门坚持每年召开一次联席会议,总结交流协作区域内营运管理等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共同研究对策。共同确定本年度联动合作工作内容,共同商议下一年度联动合作主题。年度联席会议原则上由五省一区轮流承办,主办单位由轮值省份内部协商确定。
第二个机制是“省际联动协作机制”,目的是“联勤联动、信息互通”。例如,针对跨省发生的重大交通事故、地质灾害性事故事件、执行紧急勤务、雪、雾等恶劣天气封闭高速公路、治安案件等突发事件,建立统一的省际联动应急预案;遇突发事件,第一时间启动预案,并向相邻路段通报信息;建立跨省区逃费车辆协查、通报与拦截机制;建立交通肇事逃逸查缉协作机制,以便高效、快捷查处交通肇事逃逸车辆、侦破案件等。
第三个机制是“整体品牌推介机制”,目的是“资源整合、优势互补”。今后我们将尝试统一“大福银”品牌、统一服务标准、统一对外宣传、统一惠民服务。
关于品牌共塑
《中国高速公路》:您刚才提到的三个机制,前两个机制在不少路段的联谊会都已经有所实践,但是第三个机制即“整体品牌推介机制” , 却鲜有所闻, 而前景也似乎更加“ 诱人”,能否详细谈下?
王伯禹:应该说来,第一个机制容易实现,第二个机制正在实践与探索过程中,而且已经得到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但第三个机制却还停留在理论层面。交通运输部部长李盛霖曾强调,交通业本质上还是服务业,交通部门应该从传统行业部门转变为现代服务型部门。因此“做好对外服务工作、形成福银整体品牌”是大势所趋。我们希望通过建立以下体系来形成“整体品牌推介机制”
一是尝试建立G70联合宣传体系。联合开展“大福银”高速公路通行宣传,广泛宣传福银高速公路的区位优势、通达效应,尝试逐步统一“大福银”品牌识别体系。
二是尝试建立G70服务标准体系。交流、融合各省区先进的服务理念,兼收并蓄、博采众长,逐步形成福银高速公路趋同的窗口服务标准与服务流程。为司乘搭建“标准统一、行为规范”的温馨服务通道。
三是尝试建立G70整体营销体系。逐步整合全线收费站、服务区资源。对VIP客户提供消费折扣、信息服务、出行信息、旅游导览等一系列增值服务。为司乘搭建“畅行福银、共享温馨”的增值服务通道。
四是尝试建立G70信息服务体系。互通相邻省界路段通行信息,尝试通行信息跨省发布。逐步整合福银沿线旅游、度假、购物等关联产业信息并拓宽发布渠道,为司乘搭建“一省领卡、全程尽知”的信息服务通道。
五是尝试建立G70惠民服务体系。建立福银高速公路、鲜活农产品种(养)殖基地、物流企业、销售企业四方合作机制,以福银高速公路为纽带,为司乘搭建“服务物流、农超对接”的民生服务通道。
关于委托管理
《中国高速公路》:近些年,“委托管理”模式在汉十取得了突出成绩,并为全国同行所瞩目。能否简要介绍“委托管理”在汉十的实践情况?
王伯禹:2006年9月,由社会资本投资建设的高速公路——荆东高速公路建成通车,根据交通运输部提出高速公路“融资渠道多元化,集中统一管理”和“分期建设、集中管理、以省为主、统筹发展”的有关精神,省交通运输厅即委托汉十管理处进行接管,开启了对社会资本投资建设的高速公路实施事业性委托管理的先河。
四年间,汉十管理处先后接管汉孝、荆宜、武荆等路段,委管里程达到372公里,形成了以“绩效至上,成本领先”为理念,以“专业化管理、规范化运作、效益化经营、品牌化发展”为核心的委管运作体系,为湖北高速公路实施集中联网管理、完善建设融资平台作出了成功的探索和尝试。
对汉十人来说,面对不同的投资主体、不同的企业文化,不同的地域环境,每一次从接管到正常运营,都是一次重大的挑战。例如,荆东高速公路的委管协议,历经23次修改,内容涵盖管理范围、机构设置、资产设备维护、管理经费、人员待遇等,而最最艰难的部分,则是对管理权限的界定,在长达3个月的反复磋商之后,双方才就实施全面委托管理达成共识;武荆高速开通前,站所的水、电、网络等均不通,生产生活设施没到位,全体派驻干部带着年轻新员工白天自己动手打扫清洁卫生,整理资料,晚上点蜡烛、搭蚊帐、睡地铺,吃饭就在附近老乡家搭伙,确保了各站所顺利通车运营。武荆高速公路投资方不无感慨地说:“在生活条件尚不完全具备的情况下,武荆高速公路的收费营运工作能迅速走上了正轨,这是极其不易的!”
依托委托管理,各委管路段也大步缩短了市场培育期,快步迈入了成长期,无形中增加了投资方的盈利期。在2009年管理处委管工作座谈会上,荆东、汉孝、荆宜、武荆等高速公路投资方共同表示:“如果让我们再选一次,我们还是选择与汉十共建委管模式!”
关于千里温馨汉十
《中国高速公路》:除了“委托管理”之外,“千里温馨汉十”也是汉十管理处的一张名片,能否简要介绍下“千里温馨汉十”品牌创建活动的实践情况?
王伯禹:汉十管理处目前承担着汉十主线508公里和400公里的委托管理路段。面对十分庞大的运营管理任务,汉十管理处通过三年“千里温馨汉十”创建活动,笑迎八方来客,以最规范的操作、最甜美的笑容、最真诚的服务,为千里汉十打造出一道温馨、亮丽的风景线。
微笑也许是简单的事,但在高速公路行业,微笑有了一种不可思议的魔力。一个温馨的微笑,让过往司乘感受到如沐春风般温暖;一个温馨的微笑,让受委屈的同事鼓起勇气和力量。在远离城市、远离亲人的三尺费亭,他们默默无闻地奉献着,谱写出收费一线职工最朴实无华的青春之歌。
微笑,只是“温馨窗口”的一个方面。除了“温馨窗口”之外,开展“千里温馨汉十”活动过程中,汉十管理处还通过“温馨路政、温馨大队、温馨走廊、温馨驿站、温馨家园”的全方位创建,使汉十高速公路的路政、服务区、绿化养护各个方面的服务水平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近些年来,通过“千里温馨汉十”创建活动,汉十管理处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隆中、武当山管理所作为与国际接轨的试点单位,开展双语服务,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其创建经验在社会各行各业引起良好反响,电信、航空、东风集团等20余家单位先后慕名前来参观学习;管理处被评为湖北省“绿化工作先进单位”、“省级最佳文明单位”、“全国交通行业文明单位”、“全国交通行业抗灾保通先进集体”、“全国创争学习型先进集体”、“2010年度湖北省志愿服务先进集体”等十余项省部级荣誉;下属单位荣获全国荣誉称号4个,省级荣誉称号12个,1名同志被评为部级劳模,1名同志荣获省级劳模,3名同志被评为全国先进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