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火车网 > 资讯频道 > 旅游专题 > 日本传统人偶:伴随日本人的一生

日本传统人偶:伴随日本人的一生

来源: 火车网 时间:2012-01-17 09:51:44 火车票预订

  人偶,在日本的传统文化中,一直占据着重要位置,它对于日本民众的意义甚至可以媲美日本的和服。这里说的人偶分两种:一种是传统祭祀上使用的人偶娃娃,另一种是日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人偶戏。

  无形文化遗产瑰宝——人偶戏

  人形指人偶,是日本独有的木偶戏,有三个人分工进行操作。人形净琉璃(“文乐”)是日本四种古典舞台艺术形式(歌舞伎、能戏、狂言、木偶戏)的一种,它是日本专业的傀儡戏,又叫做木偶净琉璃(“人形净琉璃”), “人形”的意思就是木偶或者傀儡,“琉璃”的意思则是一种伴以三味线演奏的戏剧说唱。这个词汇本身就说明了木偶剧的起源和实质。而“净琉璃”原是一种说唱曲的名称,它的先驱是云游的盲人,表演者目贯屋长三郎和木偶师引田,这个词来源于早期流行的一个吟唱作品,该作品是关于一个武士和净琉璃姬的爱情故事。

  说的是三河国一个富翁的女儿净琉璃姬,她精通古今诗文乐理,善弹琵琶,是个美丽而多才多艺的少女。年轻的武士牛若在东下时,与净琉璃姬偶然相识,至相爱。后,牛若因受人所害,重病中被丢在河滩上。净琉璃姬闻讯,夜间在海滨哭泣不止,感动了上天诸神,哭活了牛若。我一年内两去日本,公务访问之外的重要任务就是买日本的传统工艺品--人偶。此前,我对人偶一无所知,按图索骥,寻寻觅觅,终于完成了女儿交办的任务.把艺伎人偶、市松人偶、新娘人偶先后搬回家,也因此明白人们为什麽这麽喜爱她们了。

  中国的木偶剧和日本文乐有什么不同呢?

  首先,中国木偶剧是把木偶举过头顶,操纵人潜在舞台下操纵木偶。有的还会加上皮影戏的效果;日本文乐则是操纵人就在人形的后面,观众可以看到演员在幕后操纵人形的情景。日本人通常会用黑衣黑头套把全身遮挡起来,不让观众看到操纵者的面相。

  其次,中国木偶戏的配乐比较丰富,有的不需演员配音,即使要演员配音都是以白话文为主,令观众通俗易懂;日本文乐的配乐比较单调,以三弦琴为主,配音演员用古日本语为主。这种古日本语秀辉是听不懂的,相信也有不少日本人不会听。

  再次,中国木偶戏善于表现大场面,木偶的动作表现比较大,不少小孩子都喜欢看;日本人形则善于人物表情的细致刻画,以感情戏为主,意识比较内敛,要用意会。观众一般是上了年纪的妇人。

  伴随日本人一生——人偶娃娃

  可以这么说,人偶娃娃伴随日本人一生,从幼年时期的“三五七儿童节”直到成年的婚嫁、丧葬,每逢重大节日或者祭祀,家家都要在屋子里供奉人偶,而从女儿节的人偶规格往往可以判断出某个家庭的富庶程度和社会地位,同时它也是日本经济发展的真实反映。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日本经济高速发展时,人偶的摆放数量和奢华程度都达到顶峰。如果祖先是声名显赫的世家,家中摆放的人偶甚至有几百年的历史,可列为国家指定的特别文物。人偶(人形)美术是日本传统的一种民间美术,大约起源于日本的江户时代,最早是作为孩子的玩具出现的。经过数百年的发展变化,人形美术以其精巧的造型、华丽的服装和多样的发饰赢得人们的赞赏,成为日本人民喜爱的一种室内装饰品。甚至成为国家馈赠贵宾的贵重礼品。

  在日本人偶中,三月人偶和五月人偶最有代表性。每年三月“女孩节”前后,商店里的古装人偶备受青睐。日本父母通过祭祀人偶,表达对女儿的美好心愿。3月3日,母亲娘家的亲属要向女孩赠送“内裹雏”(古装偶人),女孩家里还在特设的人偶祭坛前摆上桃花、菱形黏糕和白酒。日本人认为孩子如有灾难、病患可以传给偶人,从而使孩子身体健康,成长顺利。

  人偶的服装绚丽多彩,反映了日本传统的服饰文化,令人赏心悦目。和服是日本独特的传统服装,已有一千多年历史了。它宽大舒适,端庄典雅,特别是女式和服,色彩和花纹鲜艳夺目,由十余种附件组成,且不同的和服配不同的发型,腰带的结法也有变化。女人穿上和服就构成一幅美丽的图画,每个举动都变换出另一幅画面。因此和服既是生活中的实用品,又是一种颇具欣赏价值的艺术品。妇女和服的款式和花色之差是区别年龄与婚否的标志。造型优雅、光彩照人的衣裳人偶展示了和服的艺术之美。

上一篇 代表山东为什么它们有资格
下一篇 惊艳!显微镜下的酒

免责声明:火车网文章信息来源于网络以及网友投稿,本站只负责对文章进行整理、排版、编辑,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