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郑州7月28日电 (记者肖培清 王晓 通讯员刘浚 杜春良)7月26日上午,郑州东站国际集装箱货场上,先进的大型集装箱专用装卸设备———正面吊伸出长长的铁臂,准确无误地从一辆货车上牢牢“抓”起一个集装箱,稳稳地放在了规定放置地点。
把一个40英尺的庞然大物“拿”下来,正面吊用时不到2分钟。
即使效率如此之高,正面吊依然需要马不停蹄地工作才能完成当日装卸任务。“国际集装箱业务太繁忙了。以前货场里空空荡荡的,现在,集装箱在货场里要摞四层。”郑州东站货运车间主任张勇说。他告诉记者,近几年,郑州东站国际集装箱办理数量以两位数的速度增长,今年上半年就运输进出口国际集装箱2.3万个,同比增长37%;实现关税收入4.2亿元,同比增长85.4%,可谓“吞金吐银”。
郑州东站是我国内陆一类口岸,有中原出海口之称。在这里,货物的出口报关手续可以一次办完,到达港口后直接装船出港。先进的信息网络使货主轻点鼠标便可得知任何一个集装箱的“旅途行踪”。
通过这个黄金口岸,郑州的日产汽车、漯河的双汇食品、登封的铝矾土等中原地区的各类产品源源不断地走向了世界80多个国家和地区,而中亚各国的棉花、澳大利亚的羊皮、泰国的橡胶等也顺顺当当走进了中原内陆地区。郑州东站服务中原外向型经济发展的“内力”越来越深厚了。
【火车票网上预订就上:pay.huigongju.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