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最新消息,成都一楼盘工地现战国船棺墓,并出土了11枚印章,这是一个重要的考古发现。具体情况如何,一起来看看工地现战国船棺墓的详细内容吧!
工地现战国船棺墓
2016年9月初,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蒲江县文管所在配合蒲江县县城中一处商建项目进行文物勘探工作时,探测出大型墓葬群。经进一步确认,施工范围内共存战国船棺墓葬60座,面积达1万平方米。9月中旬,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开始对墓葬进行抢救性发掘,至今年1月中旬,共清理墓葬47座。
目前,该墓葬群中出土随葬器物300余件,主要有陶器、铜器、铁器、漆木器、竹质器、草编器、玻璃器及战国钱币。出土陶器160余件,以生活用品为主,有大口釜、圜底罐、豆组合等,另存少量釜甑、盆、壶和罍。出土铜器共120余件,多为兵器,包括铜剑、矛、钺、弩机、箭镞等,也有一些容器、生产工具,如铜鍪,还有少量铜釜;生产工具主要有削刀和斤。此外还出土了铁器共十余件。
据介绍,在该大型战国晚期船棺墓葬附近,从上个世纪60年代开始,曾数次零星出土一些战国文物。
工地现战国船棺墓
新春之始,在蒲江战国船棺墓葬群考古现场已经开始新一轮的发掘。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刘雨茂介绍,以往由于保护条件有限,一些文物刚刚离开土壤便很快腐朽了,无法保存下来。在该墓葬群的发掘中,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文保人员入驻考古发掘现场,一边发掘一边保护,甚至先保护再发掘。不仅木器,甚至草编器都很好地保存了。
在此次发掘的文物中,有木梳、木几案、草篓、竹筐、竹棺床,还有竹制弓箭。这些战国的竹器、草编器皆为考古新发现,且得到很好的保护。此外,此次发现的两件铁斧木柄得以保护,铜弩机臂弓、铜矛柲杆也都保存。也就是说,今后在博物馆中看到这些文物时,木柄部分不是凭想象复原,而是原物。在该墓葬南端,还出土10竹篓粮食和种子,形态和颜色皆保存较好。
如今的考古学家不仅是“拿着小铲子挖土”的形象,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刘雨茂介绍,在此次的墓葬探测中,采用了最先进的地磁探测仪器,相当于为考古工作安上“千里眼”,能够“看”到埋藏在地下的文物。
以上就是关于工地现战国船棺墓的详细内容,希望小编的介绍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