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悉,近日,湖南发现东汉砖式古墓。从湖南省桂东县获悉,桂东县文物事业管理所工作人员近日在桂东县县城区一项目施工现场,发现3座砖式古墓葬,3座墓葬均采用楔形砖圈顶,墓砖纹式精美。下面,一起来关注湖南发现东汉砖式古墓消息。
湖南发现东汉砖式古墓
从湖南省桂东县获悉,桂东县文物事业管理所工作人员近日在桂东县县城区一项目施工现场,发现3座砖式古墓葬。
湖南发现东汉砖式古墓,据介绍,发现情况后,桂东县文物事业管理所立即报告了郴州市文物事业管理处,同时对现场进行了警戒保护,并对项目施工方下达了停工通知书。郴州市文物事业管理处派出考古发掘专家到现场勘察,并指导开展抢救性发掘工作。
湖南发现东汉砖式古墓
文物工作人员发掘整理后发现,3座墓葬均采用楔形砖圈顶,墓砖纹式精美,有车轮纹、线条纹、几何纹和水波纹,砌筑考究。发掘现场出土了大量的硬陶布袋纹陶器残片,少量的软陶器残片,其中,M1号墓出土了一个绳纹陶,按残片外形初步推断多为碗、罐、钵等器物,在M2号墓仅发现铁制精美棺钉一枚,M3号墓体量最大,从现场残留测量俑道长3.04米,宽2.23米,高0.92米,墓室长6.3米,宽2.71米,高1.02米。经专家初步鉴定, M1、M3号墓为东汉末年到西晋时期墓葬,M2号墓则因只挖掘出一枚棺钉尚无法判断其年限。
据介绍,此次发现的墓葬是桂东县有记载以来发现体量最大,时间最久远的古墓葬,对研究境内先民繁衍生息具有重大历史意义,桂东县县域人类活动历史将推至距今1800年左右。
目前,桂东县文物事业管理所已将古墓葬发现点列入重点墓区范围进行考古勘探。
湖南发现东汉砖式古墓,通过介绍,大家对湖南东汉砖式古墓了解了吧。
相关阅读:东汉古墓
东汉古墓由墓道、甬道和墓室组成。
墓葬墓室由前室、后双人墓室、西侧室和东侧两个耳室组成,全部由蓝砖砌成,但蓝砖的尺寸又各不相同。墓葬俨然像一个宅院,充分体现了古人“事死如事生”的观念。
这座墓葬的修建方式,基本上可分为五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开挖墓坑,如图所示墓葬整个外侧的土框部分。第二阶段就是修建墓葬的砖砌墓室,包括甬道和墓室以及甬道部分上侧的照壁。第三阶段是在墓室土框范围内进行回填。第四阶段就是埋葬死者,封堵甬道,对墓道进行回填。因为这座墓葬是一个多人合葬墓,所以不排除反复多次进行这一过程。最后的第五阶段就是在整个墓葬外围土框范围内进行回填,然后完成整个墓葬的修建。
这座大型汉墓位于邙山陵墓群最大的东汉帝陵——大汉冢西南侧,应属于大汉冢的陪葬墓。洛阳地区以前发掘的东汉墓不在少数,它们的用材大都是小砖,但这座汉墓用砖的规格很大,有梯形的、楔形的、扇形的等,这在以前的考古发掘中还没发现过,说明墓主人的身份较高。通过考古发掘和研究出土的遗物遗迹,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它是一座全国范围内比较罕见的大型东汉夯土墓,是东汉帝陵的一个贵族陪葬墓,也是目前全国首次发现的带有五层台阶式外框、有照壁形制的大型东汉墓葬。一个贵族陪葬墓的规模如此之大,可以想象,东汉帝陵的形制该有多么壮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