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最新消息,2016航天白皮书发布,我国首次提出建设航天强国愿景——2030年左右跻身世界航天强国行列。一起来看看航天白皮书发布的详细内容吧!
航天白皮书发布
12月27日,《2016中国的航天》白皮书正式发布:未来5年,中国将加快航天强国建设步伐,持续提升航天工业基础能力,加强关键技术攻关和前沿技术研究,继续实施载人航天、月球探测、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新一代运载火箭等重大工程,启动实施一批新的重大科技项目和重大工程,基本建成空间基础设施体系,拓展空间应用深度和广度,深入开展空间科学研究,推动空间科学、空间技术、空间应用全面发展。
中国国家航天局副局长吴艳华在27日举行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说,这部白皮书首次提出航天强国发展愿景,同时对未来5年及今后一个时期航天发展重点和方向进行系统阐述。这也是中国政府正式发布未来10年国家空间基础设施中长期规划的重点任务。
据介绍,未来10年我国预计将发射约100颗卫星。到2030年左右,中国航天将跻身世界航天强国行列。
今年航天事业成绩斐然
航天白皮书发布,白皮书指出,中国已掌握载人天地往返、空间出舱、空间交会对接、组合体运行、航天员中期驻留等载人航天领域重大技术。
今年10月,中国航天员景海鹏、陈冬驾乘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成功进入太空与9月发射的“天宫二号”对接。两位宇航员在太空进行了33天的飞行和实验后顺利返回。
今年航天事业成绩斐然:6月13日,中国首颗地球同步轨道高分辨率对地观测卫星“高分四号”正式投入使用。8月,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成功发射,为前沿科学研究提供重要手段。11月3日,中国最大运载能力新一代运载火箭“长征五号”成功首飞,成为中国运载火箭升级换代的重要标志。12月11日,“风云四号”气象卫星发射成功。
航天白皮书发布
2018年北斗服务“一带一路”
白皮书指出,中国主张在平等互利、和平利用、包容发展的基础上,加强国际空间交流与合作。未来5年,中国将以更加积极开放的姿态,在“一带一路”空间信息走廊建设,金砖国家遥感卫星星座建设,月球、火星等深空探测工程与技术合作,载人航天空间实验室、空间站建设及应用,空间科学卫星、遥感卫星、有效载荷等工程研制,空间科学探索研究等方面广泛开展国际空间交流与合作。
白皮书透露,未来5年,中国将继续开展北斗全球系统建设,计划于2018年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及周边国家提供基本服务;在2020年前后完成35颗卫星发射组网,为全球用户提供服务。
2011年以来,中国与29个国家、空间机构和国际组织签署43项空间合作协定或谅解备忘录;完成尼日利亚通信卫星、委内瑞拉遥感卫星一号、玻利维亚通信卫星、老挝一号通信卫星、白俄罗斯一号通信卫星等卫星出口和在轨交付,为土耳其蓝突厥2号地球观测卫星提供商业发射服务,成功搭载发射厄瓜多尔、阿根廷、波兰、卢森堡等国的小卫星。中国与俄罗斯、欧洲空间局先后签署了《2013—2017年中俄航天合作大纲》和《2015—2020年中欧航天合作大纲》,并与巴西、法国、意大利、英国、德国、荷兰开展合作。去年9月28日,中美两国在北京召开首次民用航天合作对话会议,中美政府间民用航天合作对话机制正式建立。
以上就是关于航天白皮书发布的详细内容,希望小编的介绍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