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1日冬至日是祭祀孟子逝世的纪念日,丙申年冬至祭孟大典冒着冬雨如期举行。一起来看看祭祀孟子逝世的详细内容吧!
祭祀孟子逝世
12月22日,“天时人事日相催, 冬至 阳生春又来。”12月21日,时值 冬至 ,在汉乐声中,安徽黄山 西递 古村开始祭拜 轩辕黄帝 ,祈福许愿。
冬至 是中国农历中的一个重要节气,与其他节气不同的是, 冬至 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俗称“数九、冬节”、“长至节”、“亚岁”等。由于历法原因,人们最初过 冬至 是为了庆祝新的一年到来,在周朝的时候有了祭祀活动,古代皇帝会在这天举行祭天典礼,官府则会举行‘贺冬’仪式”。
“ 西递 冬至 祭祀由来已久,奉北宋伊川先生程颐的《祭说》规定; 冬至 祭始祖,立春祭先祖,季秋祭祢。”黄山 西递 主祭汪应龙介绍说, 西递 祭祀大典采用古代最高礼祭规格“褅礼”,分为击鼓三通、陈祭、初献、亚献、终献、辞神、遂祭后土等环节,以表达对人文初祖-- 轩辕黄帝 的崇敬和怀念之情,祈求幸福平安。
祭祀孟子逝世
孟子简介
孟子(约公元前372年—约公元前289年),名轲,字子舆,华夏族,邹(今山东邹城市)人。
孟子是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并称“孔孟”。代表作有《鱼我所欲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寡人之于国也》编入高中语文教科书中。
后世追封孟子为“亚圣公”,尊称为“亚圣”,其弟子及再传弟子将孟子的言行记录成《孟子》一书,属语录体散文集,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编写完成,倡导“以仁为本”。
以上就是关于祭祀孟子逝世的详细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