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容易被忽略的原始霾消息备受人们关注。近日北方地区雾霾严重。自北京16日20时率先启动红色预警后,截至目前,6省市联合抗霾、40个城市发布重污染天气预警、23个城市启动红色预警、17个城市发布橙色预警。众所周知,燃煤是造成霾污染的主要源头之一,也是硫化物、氮氧化物、汞,乃至被忽略的多环芳烃最主要的生成途径。下面,一起来看看最容易被忽略的原始霾介绍。
最容易被忽略的原始霾
自北京16日20时率先启动红色预警后,截至目前,6省市联合抗霾、40个城市发布重污染天气预警、23个城市启动红色预警、17个城市发布橙色预警。
然而,霾的数值并没有降低,反而进一步加剧。19日,石家庄市区内“世纪公园”监测点PM2.5和PM10一度双双突破1000微克/立方米。范围也在进一步扩大,京津冀、山西、陕西、河南等11个省市接连“沦陷”。
当绝大多数人都将硫化物、氮氧化物、汞等视为雾霾元凶时,却忽略了霾中的另一个主要成分:多环芳烃。“霾的元凶很清楚,多环芳烃和再生的PM2.5,而且是客观存在的,必须分析它的源头,才能彻底消除雾霾。”在化工系统工作了63年的国家化工行业生产力促进中心总工程师、化学工业部技术委员会原常委表示。
众所周知,燃煤是造成霾污染的主要源头之一,也是硫化物、氮氧化物、汞,乃至被忽略的多环芳烃最主要的生成途径。专家认为,既然无法改变以煤炭为主的能源供给方式,就必须探究如何更加清洁地利用它,这才是从源头上治霾的重要方式之一。
难降解的“原始霾”
“煤炭挥发分而产生的多环芳烃是PM2.5的原始结构,也是PM量里最广的源头,且它是一个不容易降解的物质,半衰期也很长,达几十年。”表示,“1952年的‘伦敦雾’效应就已经证实,多环芳烃是PM2.5的原始结构。”
雾霾元凶很清楚,是客观存在的。首先,凡燃烧、热解、干馏生物质及煤炭或原油均可大量地产生“多环芳烃”物质,也就是原始结构的PM2.5物质,这是主要源头之一;其次是光化学烟雾(或称气溶胶),来源于大气中相关物质的光化学反应而构成再生结构的PM2.5物质。
而相比人们对再生PM2.5物质的重视,多环芳烃却被忽略了。
事实上,一吨燃煤在燃烧过程中会释放300公斤的多环芳烃,但其中一半会被燃烧掉。而我国的煤炭消费主要为商品煤,按照2015年数据,消费量为36.98亿吨,这就意味着多环芳烃每年的释放量高达约5.55亿吨,进入了人类生活的环境——水体、土壤、空气。
此外,如果说氧化硫、氮氧化物、汞、粉尘都可以通过环保设备进行净化,但多环芳烃却无法被清除。
“我曾反复阐述,直接燃煤及生物质(无论是动、植物质)都必然产生原始结构的多环芳烃化合物。特别是直接燃煤,只要是在发电的锅炉或是一般的供热锅炉燃烧,道理是一样的,只不过电厂所排废气净化好些,表面上排入大气的PM2.5(即原始‘多环芳烃’结构物质)可能相对少了些,但按总量的平衡(物质守恒的原则),其去处也只能是经电厂装备所吸收或吸附,这些焦油状的物质仍将进入水体,经排放就有可能被土壤吸收。这类物质沸点极低,极易在大气中散发。”方德巍表示。
通过以上阅读,大家对被忽略的原始霾了解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