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最新消息,中国被忽略的原始霾每年释放5亿多吨,雾霾元凶很清楚,是客观存在的。详细情况如何,一起来看看被忽略的原始霾的详细内容吧!
被忽略的原始霾
“煤炭挥发分而产生的多环芳烃是PM2.5的原始结构,也是PM量里最广的源头,且它是一个不容易降解的物质,半衰期也很长,达几十年。”方德巍表示,“1952年的‘伦敦雾’效应就已经证实,多环芳烃是PM2.5的原始结构。”
方德巍告诉小编,雾霾元凶很清楚,是客观存在的。首先,凡燃烧、热解、干馏生物质及煤炭或原油均可大量地产生“多环芳烃”物质,也就是原始结构的PM2.5物质,这是主要源头之一;其次是光化学烟雾(或称气溶胶),来源于大气中相关物质的光化学反应而构成再生结构的PM2.5物质。
而相比人们对再生PM2.5物质的重视,多环芳烃却被忽略了,这就是被忽略的原始霾。
事实上,一吨燃煤在燃烧过程中会释放300公斤的多环芳烃,但其中一半会被燃烧掉。而我国的煤炭消费主要为商品煤,按照2015年数据,消费量为36.98亿吨,这就意味着多环芳烃每年的释放量高达约5.55亿吨,进入了人类生活的环境——水体、土壤、空气。
此外,如果说氧化硫、氮氧化物、汞、粉尘都可以通过环保设备进行净化,但多环芳烃却无法被清除。
“我曾反复阐述,直接燃煤及生物质(无论是动、植物质)都必然产生原始结构的多环芳烃化合物。特别是直接燃煤,只要是在发电的锅炉或是一般的供热锅炉燃烧,道理是一样的,只不过电厂所排废气净化好些,表面上排入大气的PM2.5(即原始‘多环芳烃’结构物质)可能相对少了些,但按总量的平衡(物质守恒的原则),其去处也只能是经电厂装备所吸收或吸附,这些焦油状的物质仍将进入水体,经排放就有可能被土壤吸收。这类物质沸点极低,极易在大气中散发。”方德巍表示。
被忽略的原始霾
风变慢助推煤污染
中国烧煤并非最近几年才开始,为何最近几年的霾越来越重?殊不知,风越来越慢了,这从侧面助长了霾的气焰。
“近些年,在北京气象台观测到风力在降低,与过去相比,低了每秒0.7米,这种降低有气象台站周围障碍物遮挡的影响,也有气候变化的影响。对于霾来说,风来,霾散,但是现在风速低,污染不变或增大,都会让霾加重。”全球变化与地球系统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王开存表示。
作为激发和终止污染过程的重要因素,大气条件对污染过程的影响已促使众多的专家展开研究。
王开存指导的博士论文《大气扩散条件对空气质量的影响》称,从京津冀地区19个气象站1981~2015年的能见度数据中发现,能见度小于5公里,且相对湿度小于90%时为雾霾天,冬季的雾霾天数和冬季能见度有很好的六个负相关因子,这六个因子能很好地预测能见度的年际变化,该因子的高值对应着亚欧大陆对流层中层的逆温,弱的西伯利亚高压会进而导致水平风速减少、相对湿度增加,这些都不利于污染物的扩散。
“高浓度的污染物排放是空气污染的内部原因,而不利的大气水平和垂直扩散条件则是决定污染过程是否爆发和持续时间长短的外部条件。冷高压控制下比较利于污染物的扩散,但是大气环流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气象一定要有温度梯度的差异及浓度的梯度才会发生改变。”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的一位研究人员表示。
近年来,雾霾频发除受到污染物排放增加的影响,同样受到大尺度环流系统的影响,东亚冬季风减弱、近地北风减弱、对流层低层逆温异常和相对湿度增加等环流特征都有利于雾霾的集聚。
以上就是关于被忽略的原始霾的详细内容,希望小编的回答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