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最新消息,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全面推行河长制的意见》,我国2018推行河长制。具体情况如何,一起来看看2018推行河长制的详细内容吧!
2018推行河长制
今后,中国31个省级行政区党委或政府“一把手”将有一个新头衔:“总河长”。根据11日公布的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推行河长制的意见》,在部分省区市近十年实践基础上,各级党政主要领导负责制的“河长制”将在全国推行。
意见要求,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抓紧制定出台工作方案,明确工作安排,到2018年年底前全面建立河长制,2018推行河长制。
根据意见,我国将全面建立省、市、县、乡四级河长体系,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设立总河长,由党委或政府主要负责同志担任;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行政区域内主要河湖设立河长,由省级负责同志担任;各河湖所在市、县、乡均分级分段设立河长,由同级负责同志担任。
意见指出,全面推行河长制要坚持问题导向、因地制宜,实行一河一策、一湖一策。建立健全保护监督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建立河湖管理保护信息发布平台,通过主要媒体向社会公告河长名单,在河湖岸边显著位置竖立河长公示牌。实行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度,对造成生态环境损害的,严格按照规定追究责任。
目前,北京、天津、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海南8省市已全境推行“河长制”,16个省区市部分实行“河长制”。
2018推行河长制
河长制是什么意思
“河长制”,即由各级党政主要负责人担任“河长”,负责辖区内河流的污染治理。“河长制”是从河流水质改善领导督办制、环保问责制所衍生出来的水污染治理制度,目的是为了保证河流在较长的时期内保持河清水洁、岸绿鱼游的良好生态环境。通过河长制,让本来无人愿管、被肆意污染的河流,变成悬在“河长”们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在中国“水危机”严峻的当下,似乎是一个催生河清水绿的可行制度。
2016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全面推行河长制的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以上就是关于2018推行河长制的详细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