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车票网上预订就上:pay.huigongju.com】
金千铁路客车昨起停运
昨天早晨6时46分,“金千”绿皮列车驶上了它的最后一段旅程,很多兰溪市民特地赶来为它送行,乘客们纷纷与它拍照留念。但更多的人为它的停运而惋惜,并以不同的方式表达了对它的留恋。
车票是最好的纪念品
早晨6时10分,离开车时间还有半个多小时,兰溪火车站候车厅已经坐着六七十位手握车票的乘客,这是“金千”绿皮列车运行的最后一班车,为此他们早早地等候在这里。
在售票处,一位60多岁的大妈把刚买的车票拿在手里看了又看、摸了又摸,久久不愿离开售票窗口,她一直追问售票人员这趟她坐了十几年的车“为什么不开了”,回答她的是一阵沉默。
市民张根生大伯说,“金千”绿皮列车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运行,已经开了五六十年,是沿线城市发展的见证者,上世纪80年代还曾获“铁道部文明列车”荣誉称号。这些年,它对沿线市民出行尤其是农产品外运发挥了很大作用,可以说是一条“绿色通道”。
张大伯说,他从小就开始乘坐这趟列车。虽然现在坐公交车、出租车也很方便,但每次去金华、义乌等地,他还是会早早起床赶这趟列车。据了解,昨天,张大伯特地起了个大早赶到火车站买了四张火车票,他说自己留一张作纪念,另外三张打算送给跟他有同样列车情结的朋友收藏。“现在,我们只有用收藏车票的方式来纪念它了。”张大伯有些黯然的说。
拍照,留住它的方式
昨天的“金千”绿皮列车像一位明星般受人瞩目。很多人拿着照相机、DV机给它拍照,更多的人则站在它的身边与它合影留念。没带相机的乘客也纷纷把手机拿出来,拍下一些它的身影。
列车还没进站,市民童永明就已经在忙着拍照了。他不仅拍乘客买票的情景,而且还拍乘客拿着车票出神的表情。当几个乘客围着列车停运公告议论纷纷的时候,童永明马上跑过去把这一刻拍了下来。列车进站后,他不停地按着快门,希望拍下更多绿皮列车的身影。他说,五六十年了,对这趟车的感情已经很深了,所以要把关于它的东西都拍下来作为纪念,从此只能看着照片和录像回忆了。
乘客金晓霞一看到列车进站,就跑上去站在车上挂着的“义乌———千岛湖”标志牌边,让同伴给她拍合影。她说她每天都乘坐这趟列车去金华上班,但以后再也没机会乘坐了,所以她要把最后乘坐这趟列车的情景都拍下来,排队、上车、坐车、下车每一个步骤都没有落下。
最后一次“体验之旅”
市民何女士和几个同伴一起走进了候车厅。她说她们一行人要坐到终点站———义乌,不是去办事,也不是去探亲访友,而是专程给“金千”绿皮列车送行,开始最后的“体验之旅”。何女士说她并不经常乘坐这趟车,以前偶而坐过几次,感觉很方便也很实惠,以后这趟列车没了,作为一名兰溪人,她为此感到惋惜和心痛,所以今天特地约了几个同伴来坐这趟车。
它会留在一大群人的记忆里
在昨天的“金千”绿皮列车上,兰溪人戴先生摆弄着手机,不时地拍下沿途的景色和车上的情景。他说他是兰溪人,在金华工作五六年了,虽然早就在金华买了房子,但仍然习惯于每天乘坐这趟列车回兰溪。他说这趟车的时间安排比较合理,每天早晨6时46分出发,到金华7时20分左右,刚好能在8时之前赶到单位上班,下午下班后正好可以赶上回兰溪的列车,车费也很便宜,一天来回才5块钱,因此,在金华工作的五六年间,他基本上都是每天回兰溪的。
戴先生说,列车停运后,他可能就不会每天回来了,从兰溪到金华的中巴车、出租车很多,但时间不固定反而不好凑,而且来往车费会比乘坐火车增加很多,长此以往会是一笔不小的开支。站在戴先生旁边的一个女生也说,本来她可以在星期一早上赶到金华上班,但以后可能星期天下午就要回金华了。
戴先生说,像他这种情况的兰溪人有一大群,上班的、做生意的都有,这样方便的列车只能留在他们的记忆里了。
下一篇
铁路抢运电煤势头良好...
免责声明:火车网文章信息来源于网络以及网友投稿,本站只负责对文章进行整理、排版、编辑,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