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最新消息,我国CPI同比上涨,1—10月份我国CPI同比上涨2.0%,涨幅比去年同期扩大0.6个百分点。具体情况如何,一起来看看我国CPI同比上涨的详细内容吧!
我国CPI同比上涨
发改委11日召开定时定主题新闻发布会,发改委秘书长李朴民介绍,1—10月份我国CPI同比上涨2.0%,涨幅比去年同期扩大0.6个百分点。
关于价格运行情况,李朴民介绍,1—10月份我国CPI同比上涨2.0%,涨幅比去年同期扩大0.6个百分点;其中,10月份上涨2.1%,仍处于温和上涨区间。PPI同比下跌2.5%,跌幅比去年同期收窄2.6个百分点。 PPI9月份实现了连续55个月以来的首次“转正”,10月份上涨1.2%,连续两个月同比上涨。
——食品价格略降
10月份,重点监测的61种食品加权平均价格,环比下降0.3%。但与去年同期相比,食品价格上涨4.1%。
——猪肉价格比上月下降
受生猪集中出栏、进口猪肉数量较大等因素影响,生猪价格比上月下降较为明显。10月份,猪肉价格环比下降2.8%,但同比仍上涨4.8%。
——钢材价格上涨
10月份,全国钢材价格指数为67.51,比上月 上涨1.71点,比去年同期上涨13.21点。截至目前,四种钢铁产品(线材、螺纹钢、中厚板、冷轧薄板)综合价格3209元/吨,比年初回升963元 /吨,涨幅42.9%。钢铁价格上涨后,企业效益有所改善。
——有色金属价格略有上涨
10月份,全国有色金属价格指数为71.98,比上月上涨2.78点,比去年同期上涨6.28点。其中,铜、铝、铅、锌、锡、镍价格指数分别上涨1.20点、5.39点、7.82点、1.75点、2.94点、1.13点。
——成品油批发价格上涨幅度较大
10月份,全国成品油批发价格指数为84.81点,比上月上涨6.54点,比去年同期上涨1.6点,其中,汽油、柴油批发价格指数分别上涨2.78点、8.97点。
我国CPI同比上涨
CPI是什么意思
CPI是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onsumer price index)的简称。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是一个反映居民家庭一般所购买的消费价格水平变动情况的宏观经济指标。它是度量一组代表性消费商品及服务项目的价格水平随时间而变动的相对数,是用来反映居民家庭购买消费商品及服务的价格水平的变动情况。
居民消费价格统计调查的是社会产品和服务项目的最终价格,一方面同人民群众的生活密切相关,同时在整个国民经济价格体系中也具有重要的地位。它是进行经济分析和决策、价格总水平监测和调控及国民经济核算的重要指标。其变动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通货膨胀或紧缩的程度。一般来讲,物价全面地、持续地上涨就被认为发生了通货膨胀。
2015年9月10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8月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2.0%,创出去年8月以来新高,但同时公布的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却同比下降5.9%,跌幅超出预期,创六年新低,毫无悬念地第42个月处于负增长区间。CPI与PPI差值达到7.9个百分点,为1994年以来最大差值。CPI与PPI的背离走势,考验着宏观调控的智慧。业界一个基本判断是,中国经济面临的通缩风险比通胀风险更大,需要货币等调控手段导向上继续放松。且央行等部门也已经表态,不会因为单一商品价格走势影响对于整体价格水平的判断
以上就是关于我国CPI同比上涨的详细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