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们的认知中,大熊猫是黑白色的,近日全球唯一棕色熊猫七仔的新闻引起了网友的关注。据悉,目前这只棕色的大熊猫已经6岁了,活脱脱一只巧克力熊猫。据报道,目前,6岁“七仔”已安全度过来到秦岭大熊猫野化培训佛坪基地的第二个汛期。下面,我们一起来关注全球唯一棕色熊猫七仔。
全球唯一棕色熊猫七仔
据报道,目前,6岁“七仔”已安全度过来到秦岭大熊猫野化培训佛坪基地的第二个汛期。
目前,6岁“七仔”已安全度过来到秦岭大熊猫野化培训佛坪基地的第二个汛期,体重从刚到基地的89公斤增加到100多公斤,变成胖嘟嘟的“巧克力熊”。他每天要吃40多公斤竹子,健康状态稳定良好,体力、野性和本能等都大有增加。
全球唯一棕色熊猫七仔
"七仔’不仅胃口好,爬树技术高,还讲卫生呢!”工作人员说,“七仔”每天要吃50多公斤竹子,吃饱喝足后最喜欢玩奶盆、翻跟头,常把奶盆当凳子坐坏,在林木繁茂的基地里游玩时,经常“噌噌”几下就爬上大树,野性十足。当然,“七仔”也有乖巧的时候,有时像个“乖乖猫”,或眨巴着大眼睛静坐“思考”,或绅士般地踏雪散步,或坐在小木桥上欣赏风景。目前,“七仔”体重105公斤,比初到基地时净增15公斤。
棕色熊猫是怎么来的
据介绍,世界第一只棕色大熊猫丹丹,是1985年在佛坪发现的。迄今为止,全球发现和有记载的棕色大熊猫共有8只,“七仔”就是已被发现的第8只棕色大熊猫,也是目前唯一能够看到的棕色大熊猫活体。据悉,待时机成熟时,将让“七仔”与黑白大熊猫交配,并经过研究可望解开它的棕色之谜。
科学家对这种现象有下面几种推测:
第一种认为棕色大熊猫的出现可能是由于影响毛发色素合成的微量元素在秦岭地区的土壤、水源中含量异常,因而影响它的毛发中的黑色素的合成。但如果是这个原因,该地区所产的大熊 猫种群中似乎应该有从黑色到棕色变化的各种毛色的中间类型,但迄今为止尚未发现这样的居间类型;
第二种认为棕色的体毛是由于基因突变所引起的,但在自然界由于基因突变而影响毛色的现象出现的概率很低;
第三种认为棕色毛色是一种原始的性状,即返祖说;
第四种认为这是一种隐性基因纯合的结果,假设体毛的颜色由一对基因来控制,则控制棕色体毛的基因为隐性。只有当亲本双方同时携带有这种基因的时候,它们的子一代才可能出现隐性基因纯合,从而生长出棕色的体毛。第四种解释虽然似乎比较圆满,但由于人们掌握的有关资料还很少,所以要揭开棕色大熊猫之谜还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
1986年4月,大熊猫丹丹发情期间,分别通过利用冷冻精液进行人工授精和与饲养在佛坪自然保护区的雄兽“弯弯”交配的方法使之怀孕,并于当年9月13日产下2个幼仔,但都没有成活。1989年4月丹丹再次发情时,又与弯弯交配,受孕后于当年8月31日产下1个雌性幼仔,经过精心护理,幸运地存活下来,但生长发育比较迟缓,取名“秦秦”。不过,丹丹所生育的幼仔的毛色均为黑白相间,没有任何棕色。
全球唯一棕色熊猫七仔,目前已安全度过来到秦岭大熊猫野化培训佛坪基地的第二个汛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