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悉,目前菲律宾以东有一个低压,不出意外,可能就会成为今年第21号台风莎莉嘉。那么2016年第21号台风什么时候生成呢?人们对此十分关注。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关注2016年第21号台风什么时候生成。
2016年第21号台风什么时候生成
2016年第21号台风“莎莉嘉”或今天诞生,有可能成为又一个超强台风。葵花-8号卫星10月11日12时30分监测到的西北太平洋海域云图。在菲律宾以东洋面上,新的热带扰动93W正在逐渐加强,它的云系巨大而壮观,南侧享受着丰富水汽的补充,北侧则被副热带高压压制着。未来,副热带高压会有一个逐渐向我国华东南部和华南东部沿海西伸的过程,93W很可能在今天加强生成为今年第21号台风“莎莉嘉”。
2016年第21号台风“莎莉嘉” 可能为超强台风
17日以前,副高带状分布,引导台风西北行进入南海。之后冷空气南下削弱副高,台风引导气流变得复杂,目前看登陆海南或粤西概率大。而且莎莉嘉后面还有个台风,后期恐怕是奔台闽!
更值得关注的是未来的第21号台风。在菲律宾移动的西北太平洋洋面上,同时有3个台风胚胎在迅速发展,它们都位于副热带高压南侧。其中,最靠近菲律宾的台风胚胎被编号93w,分析认为这也是3个台风胚胎中最危险的一个。它范围庞大,水汽充分,将有可能发展为21号台风“莎莉嘉”。
分析认为,在强大的副热带高压引导下,未来的21号台风“莎莉嘉”将一路向西,靠近华南沿海。有预测认为,这个未来的台风抵达华南沿海的时间是下个星期。
据预测,台风“莎莉嘉”生成后,将向西偏北方向移动,穿过菲律宾后进入我国南海。最新的海温监测表明,菲律宾以东和我国南海中部的海平面仍大范围维持着30℃以上的高海温,预计“莎莉嘉”在进入南海后,高海温将极为有利于“莎莉嘉”强度的增强,非常有可能成为又一个超强台风。
ECMWF和NCEP-GFS两个数值预报模式10月11日08时起报的“莎莉嘉”到了17日08时的位置,两者分歧非常大。
因此,假如未来的“莎莉嘉”登陆海南或者湛江茂名一带,它有充分的时间加强,可能接近2015年“彩虹”的强度。如果登陆茂名以东,海水温度较低,加强时间较短,登陆时可能没那么强,但也会有台风强度。除此以外,另外两个台风胚胎也值得留意。
未来,莎莉嘉的后面还有一系列台风要生成,有海马、米雷、马鞍、蝎虎。
结论
1、今年第21号台风“莎莉嘉”生成不成问题,她将会是个巨大的,强度也很有可能达到超强台风级别;
2、对于“莎莉嘉”的路径,不确定性非常大,她生成后可能将先向西偏北移动穿过菲律宾进入南海,而进入南海后的路径仍有待后期进一步监测分析;
3、不管怎么样,福州的朋友需要密切关注“莎莉嘉”的动向!
知道了2016年第21号台风什么时候生成后,我们来看看台风的名字怎么来的。
台风的名字怎么来的
在台风命名的国际规则出台之前,有关国家和地区对同一台风的命名各不相同。为避免名称混乱,1997年11月在香港举行的世界气象组织(WMO)台风委员会第30次会议决定,从2000年1月1日起,对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的热带气旋,采用具有亚洲风格的名字统一命名。
命名表共有140个名字,分别由世界气象组织所属的亚太地区的柬埔寨、中国大陆、朝鲜、中国香港、日本、老挝、中国澳门、马来西亚、密克罗尼西亚、菲律宾、韩国、泰国、美国以及越南11个成员国和14个地区提供,以便于各国人民防台抗灾、加强国际区域合作。
这套由14个成员提出的140个台风名称中,每个国家和地区提出10个名字。
中国提出的10个是:龙王(后被“海葵”替代)、悟空、玉兔、海燕、风神、海神、杜鹃、电母、海马和海棠。
有趣的是,国际上所使用的西太平洋台风的名称依然很少有灾难的含义,大多具有文雅、和平之意,如茉莉、玫瑰、珍珠、莲花、彩云等等,似乎与台风灾害不大协调。这是因为如果台风到来,可有效缓解当地的旱情,为其带来充足的降水,一般情况下,台风名字还是极其动听的。
如果某个热带气旋给台风委员会成员造成了特别严重的损失,该成员可申请将该热带气旋使用的名字从命名表中删去,并将该热带气旋使用的名字永远命名给该热带气旋(永久命名),其它热带气旋(台风)不再使用这个名字。这样,就必须要补充一个新名字加入命名表。
2016年第21号台风“莎莉嘉”或今天诞生,有可能成为又一个超强台风,朋友需要密切关注“莎莉嘉”的动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