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第17号台风鲇鱼已诞生,未来环境可以支持它发展为一个强度强的台风,这时就需要重点关注2016年第17号台风鲇鱼实时路径图了。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2016年第17号台风鲇鱼实时路径图,
2016年第17号台风鲇鱼实时路径图
2016年第17号台风鲇鱼已诞生,未来环境可以支持它发展为一个强度强的台风,这时就需要重点关注路径了。数值预报的主要分歧点位于130°E左右,EC比GFS要更北一些,这主要是由于机构对二十六七号副高的强度及东北冷涡对副高的打击程度的预报有差异。不管怎么走,它都会在月底对东南沿海地区造成较大的影响,密切关注!
@中国气象爱好者:16号台风马勒卡还没消散,新的台风胚胎已经冒了出来!它已经获得美国人的热带扰动编号(96w,热带扰动是台风的胚胎阶段),很可能成为17号台风鲇鱼!这个台风胚胎目前在遥远的马绍尔群岛以西,离福州还有大概4600公里。
2016年第17号台风鲇鱼或国庆登陆
年第17号台风鲇鱼即将生成,国庆前后将影响我国,不排除登陆我国的可能。根据目前预测路径来看,鲇鱼台风生成后将向台湾靠近,国庆前后登陆福建福州,国庆期间前往福建旅游的旅客需密切关注。
从9月20日02时NCEP全球数值预报模式预测的未来“鲇鱼”的海平面气压(黑色等值线)、总水汽量(填色)和850百帕风场(风杆)动态图上看,“鲇鱼”生成后初期基本上是先向西偏北方向移动。
后期路径如何走,目前看还存在巨大的不确定性,还难以下定论。但从欧洲中心的模式看,到了9月28日20时,“鲇鱼”可能逐渐在我国东海转向。
1. 未来的17号台风“鲇鱼”可能将于未来2-5天内生成;
2. “鲇鱼”生成后初期可能向西偏北方向移动逐渐靠近我国沿海,但后期路径变数还非常大,需要进一步监测分析;
3. “鲇鱼”将是一个典型的秋台风,很可能又会是一个超强台风;
4. 国庆有出游计划的朋友应密切关注“鲇鱼”台风的最新动向!
2016年第17号台风鲇鱼
在它长身体的过程中,太平洋的水温从莫兰蒂留下的冷水中恢复了过来,南半球的水汽、印度洋的水汽都会跑过来给它吃,各项指标看起来都非常高:这说明,未来的鲇鱼会是一个又大有强的台风,一不留神就是超强台风。
所以,鲇鱼对国庆长假的影响,必然不容忽视!现在的关键问题是,鲇鱼到底会怎样影响我们?关键看副高。秋天的副高基本上分裂为两环,太平洋副高和南海副高藕断丝连,在台湾以东有一个若隐若现的缺口。
因此,未来的鲇鱼将在太平洋副高的带领下一路向西,27号来到台湾东南海面,随后刹车减速,决定方向!从目前的情况看,它可能和莫兰蒂一样遇上了“台高同步”,也就是副高和台风一块加强,登陆我国的可能性不低!
2016年第17号台风鲇鱼会很强吗?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要看看孵化它的“摇篮”——西北太平洋海域的条件。台风监测分析:96W目前尚处于热带扰动初期阶段,还没明显的气旋性旋转结构。但是,中心附近的中小尺度对流十分活跃!
台风监测消息显示,目前,“鲇鱼”生成位置附近以及后期它移动路径方向上的海温基本在30℃以上,极有利于后期“鲇鱼”强度的增强。
从NCEP全球数值预报图中可以看出,“鲇鱼”后期海平面气压等值线是如此的绵密,预示着,它很可能会是个强度非常强的台风!
都说,历史总是重演。2010年,第13号台风就叫“鲇鱼”,达到了超强台风级。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它登陆菲律宾之前,几乎所有的预报机构和模式都认为它在进入我国南海后将继续向西或西偏北方向移动,但是实际情况是它过了菲律宾之后,突然向北来了个近乎90°的大转折,最后登陆闽粤交界。
这个大转折让几乎所有的模式和预报机构大跌眼镜。五年过去了,随着预报技术的不断改进,相信以目前的技术,再次出现这么大的预报失误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但我们仍然不能放松警惕。
以上是2016年第17号台风鲇鱼实时路径图介绍,未来的17号台风“鲇鱼”可能将于未来2-5天内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