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火车网 > 资讯频道 > 旅游专题 > 海昏侯墓失传论语

海昏侯墓失传论语

来源: 火车网 时间:2016-09-09 09:43:00 火车票预订

  江西南昌海昏侯墓被评为2015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日前海昏侯墓失传论语被发现更是震惊了世界。专家称,《论语》中发现《知道》篇,很可能属于《论语》的《齐论》版本,如果完全释读出来,对于整个学术界来说意义十分重大。一起来关注下昏侯墓失传论语的详细内容!

  海昏侯墓失传论语

  据专家考证,海昏侯墓失传论语被发现是学术界的一个重大成就,南昌西汉海昏侯刘贺墓出土有竹书《论语·知道》篇。专家称,《论语》中发现《知道》篇,很可能属于《论语》的《齐论》版本,如果完全释读出来,对于整个学术界来说意义十分重大。

  据了解,海昏侯墓目前共出土了一万件(套)文物,竹简有五千多枚。其中已发现的有《论语》、《史记》、《医经》、《孝经》、《医书》以及筑墓的赋等。南昌西汉海昏侯墓考古领队杨军表示,《论语》在古代有三个版本——《古论》、《鲁论》和《齐论》。

  大家今天看到的《论语》是张侯之后用《鲁论》和《古论》形成的版本,但是《齐论》到汉魏的时候就失传了。《齐论》和《鲁论》、《古论》最大的区别就是多了两篇,一篇叫《知道篇》,一篇叫《问王篇》。海昏侯墓里面就发现了《知道篇》。专家认为,如果真正释读出来这就是失传1800年的《齐论》,那在整个中国学术界、可能在世界学术界都是一个非常重大发现。

  海昏侯墓失传论语被发现

  海昏侯墓四大未解之谜

  谜团1

  蒸馏酒历史或提早千年?

  此次海昏侯墓葬出土文物中发现了一个形似制酒用品的青铜“蒸馏器”。“一开始,我们猜测这个器具是用来制作果汁或者炼丹的。”杨军说,“经鉴定后,我们发现了芋头的残留物。”

  杨军表示,直到现在,日本制作清酒的主要原料还是芋头,残留物的发现让专家们觉得这应该是蒸馏制作烧酒所用的器皿。

  资料显示,中国发现的最早制酒蒸馏器属于距今800多年的元代。“如果能证明西汉时期中国就可以蒸馏白酒的话,相当于把蒸馏酒的历史提早1000多年。”杨军说。

  谜团2

  出土补药改写中国草药史?

  在曾做过27天皇帝的刘贺的陪葬物品中,也发现了不少补品,而这些补品有可能是冬虫夏草。

  虫草是一种真菌,寄生于虫草蝙蝠蛾的幼虫体内,只生长在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寒草场,因冬为虫,夏成草,又称“冬虫夏草”。

  关于冬虫夏草最早的文字记载见于清朝王昂的《本草备要》(1694年):“冬虫夏草,甘平,保肺益肾,止血化痰,止劳咳。”杨军介绍,此次墓室出土的补药类似于冬虫夏草,且有可能是从西藏传过来的。“如果真是冬虫夏草,中国以冬虫夏草入药的历史又将提前千年。”

  谜团3

  “南昌”得名与海昏侯有关?

  在此次墓室出土的文物中,一件清晰刻有汉隶字体“南昌”二字的青铜豆型灯灯座引起了广泛关注,这是目前关于“南昌”的最早的实物资料。

  据史料记载,南昌在汉高祖刘邦(公元前256-前195年)统治时期就已建成,但其名如何得来,至今仍没有准确的判定。杨军介绍,海昏侯刘贺原来是昌邑王,封地在如今的山东省巨野县一带,后来随着他称帝27天后被废,改封为海昏侯,封地就在今天南昌市新建县一带。

  杨军分析,墓里出土了许多“昌邑九年”“昌邑十一年”字样的漆器,说明刘贺当时一直心系昌邑,渴望有一天重新做回昌邑王,因此很可能将从前待过的山东称为“北昌邑”,将自己之后所处的江西鄱阳湖畔的都城称为“南昌邑”。“南昌”或许由此得来。

  谜团4

  5号墓主人究竟是谁?

  海昏侯墓是中国迄今发现的保存最好、结构最完整、拥有完备祭祀体系的西汉列侯墓园,其中主体以主墓、侯夫人墓为核心,还包括7个附葬墓及门、阙等高级礼制性建筑。其中,刘贺墓正北方向的5号墓成为许多专家关注的焦点。墓主人究竟是谁?目前对该墓墓主身份判定观点有二:一种认为是刘贺之子,因为该墓中出土了武器;另一种认为是刘贺的宠妾,因为其与主墓共用一个地面建筑。

  据史料记载,汉宣帝将刘贺贬斥海昏国后,不到5年刘贺就在封地去世,终年33岁。而随后两位本应承袭爵位的刘贺的两个儿子也相继死去,在当时被认为是一种“凶兆”,于是汉宣帝便下旨废除了海昏国。直到10年后汉元帝即位,才又封刘贺的儿子刘代宗为海昏侯。

  以上就是关于海昏侯墓失传论语的详细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上一篇 海昏侯墓失传论语被发现
下一篇 广东湛江现龙吸水奇观

免责声明:火车网文章信息来源于网络以及网友投稿,本站只负责对文章进行整理、排版、编辑,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