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尼娜是指赤道太平洋东部和中部海面温度持续异常偏冷的现象,目前拉尼娜即将登台,很多网友对于2016年拉尼娜事件都表示很关注。一起来看看2016年拉尼娜事件的详细内容吧!
2016年拉尼娜事件对中国影响:
预计秋季影响我国的台风风暴潮和灾害性海浪发生次数将比常年偏多,冬季海冰灾害也将呈偏重趋势。
由于拉尼娜事件的发生,整体来看今年秋季我国近海海域的海洋灾害呈偏重趋势,将给沿海人民生产生活和防灾减灾带来不利影响。主要影响包括:
(一)对我国近海海温的影响
预计2016年秋季,我国渤海、黄海北部、东海东部和巴士海峡海域海温偏高,东海西部、台湾海峡、南海北部和西部海域海温较常年同期偏低(图1)。
(二)对台风及其引发风暴潮、海浪灾害的影响
秋季处于2016年拉尼娜事件的发展期,西太平洋海温将偏暖,有利于秋季台风的生成,台风个数将比常年偏多,一旦台风来袭与天文潮高潮叠加,风暴潮和灾害性海浪生成的几率将加大,需注意防范。此外,在全球变暖和2016年拉尼娜事件的共同作用下,2016年我国秋季沿海海平面将较常年同期偏高,也将加重风暴潮灾害的影响。
(三)对我国冬季黄渤海海冰的影响
2016/2017年度冬季拉尼娜处于盛期,引起东亚冬季风有可能较常年偏强,我国北方冬季气温偏低,从而导致我国冬季渤海、黄海海冰冰情偏重。
2016年拉尼娜事件
什么是拉尼娜?
“拉尼娜”一个柔美女孩的名字,在西班牙语中,意为“圣女”、“La Nina”。拉尼娜从诞生开始,就被认为是“圣婴”厄尔尼诺(西班牙文:El Nino)的“妹妹”,它们你方唱罢我登场,共同影响着全球的气候。
几百年前,不仅是地球气候与现在是大不相同的,海洋温度与现在也有很大差别。从十四世纪初开始,北半球进入一个寒冷阶段(小冰期),那时人们并不了解什么是全球变暖,什么是厄尔尼诺,更不知什么是拉尼娜。
赤道中东太平洋海域的海水饵料丰富,渔业丰饶,秘鲁沿岸依赖捕鱼为生的渔民也由此快乐生存着。
直到1972-1973年全球粮食产量和农产品出现大幅减产,之后发现幕后推手是赤道中东太平洋的暖水事件,围绕暖水和冷水事件的气候影响开始引起广泛关注,而被称为“冷水事件”的现象就是现在大家熟知的“拉尼娜”现象,又称“反厄尔尼诺”现象。
以上就是关于2016年拉尼娜事件的详细内容,更多拉尼娜的后续信息小编将持续跟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