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尼娜和厄尔尼诺通常交替出现,此消彼长。据了解,目前厄尔尼诺退场,拉尼娜2016将登台,那么拉尼娜2016对中国影响是什么呢?很多人对于拉尼娜2016对中国影响都很关注。一起来看看吧!
拉尼娜2016对中国影响:
拉尼娜将使我国大部出现冷冬热夏,70%的概率使得我国冬季偏冷。预计秋季影响我国的台风风暴潮和灾害性海浪发生次数将比常年偏多,冬季海冰灾害也将呈偏重趋势。
一般来说,由拉尼娜造成的大范围暖湿空气移动到北半球较高纬度后,遭遇北方冷空气,冷暖交换,形成降雨量增多。但到六月后,夏季到来,雨带北移,长江流域汛期应该结束。但这时拉尼娜出现了,南方空气变冷下沉,已经北移的暖湿流就退回填补真空。事实上,副热带高压在7月10日已到北纬30度,又突然南退到北纬18度,这种现象历史上从未见过。
“拉尼娜”它是一种厄尔尼诺年之后的矫正过度现象。这种水文特征将使太平洋东部水温下降,出现干旱,与此相反的是西部水温上升,降水量比正常年份明显偏多。科学家认为:拉尼娜2016对中国影响是,会给广东、福建、浙江乃至整个东南沿海带来较多并持续一定时期的降雨。

拉尼娜2016对中国影响
什么是拉尼娜?
“拉尼娜”一个柔美女孩的名字,在西班牙语中,意为“圣女”、“La Nina”。拉尼娜从诞生开始,就被认为是“圣婴”厄尔尼诺(西班牙文:El Nino)的“妹妹”,它们你方唱罢我登场,共同影响着全球的气候。
几百年前,不仅是地球气候与现在是大不相同的,海洋温度与现在也有很大差别。从十四世纪初开始,北半球进入一个寒冷阶段(小冰期),那时人们并不了解什么是全球变暖,什么是厄尔尼诺,更不知什么是拉尼娜。
赤道中东太平洋海域的海水饵料丰富,渔业丰饶,秘鲁沿岸依赖捕鱼为生的渔民也由此快乐生存着。
直到1972-1973年全球粮食产量和农产品出现大幅减产,之后发现幕后推手是赤道中东太平洋的暖水事件,围绕暖水和冷水事件的气候影响开始引起广泛关注,而被称为“冷水事件”的现象就是现在大家熟知的“拉尼娜”现象,又称“反厄尔尼诺”现象。
以上就是关于拉尼娜2016对中国影响的详细内容,更多拉尼娜的后续信息小编将持续跟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