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已进入拉尼娜状态,秋冬季将发展成为一次拉尼娜事件。那么2016拉尼娜对中国的影响是怎么样的呢?很多网友都表示很关注。一起来看看2016拉尼娜对中国的影响的详细内容吧!
2016拉尼娜对中国的影响:
2016拉尼娜将使我国大部出现冷冬热夏,70%的概率使得我国冬季偏冷。预计秋季影响我国的台风风暴潮和灾害性海浪发生次数将比常年偏多,冬季海冰灾害也将呈偏重趋势。
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海洋气候预测室首席预报员姜华说,2015/2016年厄尔尼诺事件持续到2016年4月结束。5月开始,赤道中东太平洋海面温度持续下降。进入7月以来赤道中东太平洋异常偏冷海温的面积和强度较上月都有较大增加,已有数据可以判断7月份已经进入拉尼娜状态。
但目前,由于热带太平洋低层纬向风呈东、西风异常交替状态,预计8月份热带中东太平洋会有短暂的回暖,秋冬季将发展成为一次拉尼娜事件。此次2016拉尼娜事件将对我国近海海温、台风以及冬季黄渤海海冰造成影响。
2016拉尼娜对中国的影响
拉尼娜现象是什么
拉尼娜是指赤道太平洋东部和中部海面温度持续异常偏冷的现象(与厄尔尼诺现象正好相反),是热带海洋和大气共同作用的产物。拉尼娜是西班牙语“La Niña”——“小女孩,圣女”的意思,是厄尔尼诺现象的反相,也称为“反厄尔尼诺”或“冷事件”,它是指赤道附近东太平洋水温反常下降的一种现象,表现为东太平洋明显变冷,同时也伴随着全球性气候混乱,总是出现在厄尔尼诺现象之后。
产生机理:
海洋表层的运动主要受海表面风的牵制。信风的存在使得大量暖水被吹送到赤道西太平洋地区,在赤道东太平洋地区暖水被刮走,主要靠海面以下的冷水进行补充,赤道东太平洋海温比西太平洋明显偏低。
当信风加强时,赤道东太平洋深层海水上翻现象更加剧烈,导致海表温度异常偏低,使得气流在赤道太平洋东部下沉,而气流在西部的上升运动更为加剧,有利于信风加强,这进一步加剧赤道东太平洋冷水发展,引发所谓的拉尼娜现象。
以上就是关于2016拉尼娜对中国的影响的详细内容,更多2016拉尼娜的后续信息小编将持续跟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