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日公布《中长期铁路网规划》,据介绍,本次《规划》期限为2016-2025年,远期展望到2030年。2016-2025年八纵八横高铁规划图确定,未来哪些地区将会通高铁?下面,一起来了解2016-2025年八纵八横高铁规划图。
2016-2025年八纵八横高铁规划图
中国高铁八纵八横线路确定,20日公布《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到2020年高铁要达3万公里;贯通特大城市的高铁时速可跑350公里;构建“八纵八横”主通道。
根据规划,未来将构建“八纵八横”高速铁路主通道。“八纵”通道为:沿海通道、京沪通道、京港(台)通道、京哈-京港澳通道、呼南通道、京昆通道、包(银)海通道、兰(西)广通道;“八横”通道为:绥满通道、京兰通道、青银通道、陆桥通道、沿江通道、沪昆通道、厦渝通道、广昆通道。
随着“八纵八横”主通道的建立,一大批城市将会享受到高铁带来的诸多红利。
以厦渝通道为例,厦渝通道是指厦门~龙岩~赣州~长沙~常德~张家界~黔江~重庆高速铁路。随着这一高铁线路的建成,目前还没有高铁的常德、张家界等城市将会受益。
中国高铁2020年要达3万公里
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底,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2.1万公里,其中高速铁路1.9万公里。
这份规划期为2016-2025年的规划提出,到2020年,铁路网规模达到15万公里,其中高速铁路3万公里,覆盖80%以上的大城市。到2025年,铁路网规模达到17.5万公里左右,其中高速铁路3.8万公里左右。
根据规划的要求,要建成现代的高速铁路网。连接主要城市群,基本连接省会城市和其他50万人口以上大中城市,形成以特大城市为中心覆盖全国、以省会城市为支点覆盖周边的高速铁路网。实现相邻大中城市间1~4小时交通圈,城市群内0.5~2小时交通圈。
部分高铁可跑350公里
在2011年经历了减速后,高铁是否提速成为社会关注的一大焦点问题。根据规划,未来部分高铁时速可跑350公里。
“因地制宜、科学确定高速铁路建设标准。”规划明确提出,高速铁路主通道规划新增项目原则采用时速250公里及以上标准(地形地质及气候条件复杂困难地区可以适当降低),其中,沿线人口城镇稠密、经济比较发达、贯通特大城市的铁路可采用时速350公里标准。
规划还要求,区域铁路连接线原则采用时速250公里及以下标准。城际铁路原则采用时速200公里及以下标准。
以上是2016-2025年八纵八横高铁规划图介绍,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最后我们来了解2016-2025年中长期铁路网规划详情。
2016-2025年中长期铁路网规划
据介绍,本次《规划》期限为2016-2025年,远期展望到2030年。规划显示,到2025年,铁路网规模达到17.5万公里左右,其中高速铁路3.8万公里左右。展望到2030年,基本实现内外互联互通、区际多路畅通、省会高铁连通、地市快速通达、县域基本覆盖。
此次规划的方案包括三个部分。其一是高速铁路网:在原规划“四纵四横”主骨架基础上,增加客流支撑、标准适宜、发展需要的高速铁路,同时充分利用既有铁路,形成以“八纵八横”主通道为骨架、区域连接线衔接、城际铁路补充的高速铁路网。
其二是普速铁路网:重点围绕扩大中西部路网覆盖,完善东部网络布局,提升既有路网质量,推进周边互联互通。
其三是综合交通枢纽:进一步优化铁路客、货运枢纽布局,形成系统配套、一体便捷、站城融合的现代化综合交通枢纽,实现客运换乘“零距离”、物流衔接“无缝化”、运输服务“一体化”。
指出,上述路网方案实现后,远期铁路网规模将达到20万公里左右,其中高速铁路4.5万公里左右。全国铁路网全面连接20万人口以上城市,高速铁路网基本连接省会城市和其他50万人口以上大中城市,实现相邻大中城市间1—4小时交通圈。
据了解,2004年,国务院批准了《中长期铁路网规划》,2008年,发展改革委组织进行了修编调整。那么本次修编,与以往有什么不同呢?
一是,这次修编中,规划方案的层次更加明确。第一次在铁路规划中明确提出了“高速铁路网”,同时还规划了“普速铁路网”。
二是,综合交通的衔接更加强化。这次在铁路网规划的同时,更加强调发展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既发挥好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作用,同时更强调各种交通方式有效衔接和融合。客运要实现零距离换乘,实现以人为本,货运要实现无缝化衔接,有效降低成本。
三是,保障措施也更加有力。这次铁路网规划也不完全是一个路网的布局,同时也强化了铁路发展的保障措施,包括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培育壮大高铁经济,科学组织项目的建设,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四是,铁路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融合更加深入。这次规划也明确提出了发展高铁经济的理念,注重培育壮大高铁经济新业态,以高速铁路通道为依托,以高速铁路的站场为支点,来促进沿线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所以高铁经济在规划中是比较有特色的发展新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