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伏是三伏天的最后一伏。不少人多末伏还热吗?充满疑问。立秋后第一个庚日起到立秋后第二个庚日前一天。立秋后第二个庚日定为出伏,即伏天结束。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末伏还热不。
末伏还热吗?担心秋老虎
末伏天后天气渐渐凉爽,早晚比较凉快,中午还是比较热,每个地区会有所不同。因为末伏已是立秋后,即使是俗称的秋老虎,白天热,早晚还是凉爽的。气象上对于秋老虎并没有特别严格的界定,秋老虎是我国民间对立秋之后重新出现短期炎热天气的俗称,这里的关键含义是天气变凉后再次出现短期的炎热天气。
三伏天中什么时候最热
夏天,北半球倾向太阳,太阳光的方向与地面近乎垂直,我们看到太阳在天上很“高”。夏至这一天,太阳在天上最“高”,理应是最热的一天。但在实际上,最热的天不是夏至,而是一个多月后的“三伏天”,大约是7月12日到8月27日。其实,这个一天日高温道理差不多。每天中午12点是太阳最“高”的时候,但是一天之中温度最高的时候不是中午,而是下午两点左右。
一般来说,中伏是最热的时候。中伏最突出的特点是“热”,而且是“湿热”,“桑拿”天气让人难以喘息,仿佛置身于一个大蒸笼。入伏之后,地表湿度变大,每天地面吸收的热量较多,散发出来的热量较少,地表层的热量累积,所以一天比一天热。进入中伏,地面积累的热量达到最高值,天气就最热。加之夏季雨水较多,空气湿度大,水的热容量比干空气要大得多,这也是三伏天闷热的重要原因。在七八月份中伏时期,副热带高压加强,在副高的控制下,高压内部的下沉气流,使天气晴朗少云,有利于阳光照射,地面辐射增温,天气就更热。
另外,“古时在温州,越到三伏天,打铁师傅越忙。”金解释说,这是因为夏日铁在熔炉中拿出后不易冷却,让打铁师傅有充分的时间敲打。这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趁热打铁”。因地域的不同,流行着在入伏的当天吃点什么的说法。比如在华北地区就有“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的民间谚语。
末伏还热,末伏天后天气渐渐凉爽,早晚比较凉快,中午还是比较热,每个地区会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