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灸是在三伏天时进行天灸治病的方法,是中医时间医学、针灸学与中药外治相结合的一种疗法,也是“冬病夏治”思想的重要体现。临近三伏天,2016年冬病夏治日期备受人们关注。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2016年冬病夏治日期介绍。
2016年冬病夏治日期
引伏灸:6月21日~7月16日
初伏灸:7月17日~7月26日
中伏灸:7月27日~8月15日
末伏灸:8月16日~8月25日
末伏加强灸:8月26日~9月4日
“冬病”指好发于冬季,或在冬季加重、缠绵难愈的病症。如咳嗽、哮喘、慢性腹泻、关节冷痛僵硬、怕冷、体虚易感冒等。
“夏治”是指在夏季三伏时节,机体阳气最旺,体内凝寒之气易解之时,借自然之“温”“热”,内服温补药物,外用穴位敷贴、艾灸、刮痧、拔罐等中医特色疗法,温补阳气,利湿散寒,活血通络,增强机体之正气。从而祛除体内沉积的寒气,调整阴阳,达到阴平阳秘,宿疾得以恢复。
三伏灸是在三伏天时进行天灸治病的方法,是中医时间医学、针灸学与中药外治相结合的一种疗法,也是“冬病夏治”思想的重要体现。该方法有严格的时间规定,即初伏、中伏、末伏。
冬病夏治作用机理
冬为阴,夏为阳,“冬病”是指某些好发于冬季或在冬季易加重的虚寒性疾病,由于机体素来阳气不足,又值冬季外界气候阴盛阳衰,以致正气不能祛邪于外,或重感阴寒之邪,造成一些慢性疾病如慢性咳嗽,哮症、喘症、慢性泄泻、关节冷痛、怕冷、体虚易感等反复发作或加重。“夏治”是指在夏季三伏时令,自然界和机体阳气最旺之时,通过温补阳气,散寒驱邪,活血通络等治疗措施,一方面能增强机体抵抗病邪能力,另一方面又有助于祛除阴寒之病邪,从而达到治疗或预防上述冬季易发生或加重的疾病的目的。冬病夏治中最常用的治疗方法为中药穴位贴敷,现代研究发现,药物贴敷后可使局部血管扩张,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周围组织营养。药物透过表皮细胞间隙并经皮肤本身的吸收作用,使之进入人体血液循环而发挥明显的药理效应。另外,通过神经反射激发机体的调节作用,使其产生抗体,提高免疫功能,增强体质;还可能通过神经一体液的作用而调节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的功能。
了解了2016年冬病夏治日期后,记得做好冬病夏治准备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