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是出现在小暑与立秋之间,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日子。临近小暑,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2016年的初伏是几号,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2016年的初伏是几号吧。
2016年的初伏是几号
2016年的初伏是:7月17日
2016三伏天开始和结束时间:7月17日、8月25日
2016年什么时候入伏:2016年7月17日
2016年7月17日~2016年7月26日 为初伏 10 天
2016年7月27日~2016年8月15日 为中伏 20 天
2016年8月16日~2016年8月25日 为末伏 10 天
每年入伏的时间不固定,中伏的长短也不相同,需要查历书计算,简单地可以用“夏至三庚”这4字口诀来表示入伏的日期,即从夏至后第3个“庚”日算起,初伏为10天,中伏为10天或20天,末伏为10天。我国古代流行“干支纪日法”,用10个天干与12个地支相配而成的60组不同的名称来记日子,循环使用。每逢有庚字的日子叫庚日。庚日的“庚”字是“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10个天干中的第7个字,庚日每10天重复一次。从夏至开始,依照干支纪日的排列,第3个庚日为初伏,第4个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第1个庚日为末伏。当夏至与立秋之间出现4个庚日时中伏为10天,出现5个庚日则为20天。看来,庚日出现的早晚将影响中伏的长短,所以,出现了有些年份伏天30天,有些年份伏天40天的情况。
三伏天 穴贴治“冬病”
中药敷贴为何在三伏
三伏之日,肺脏气血通畅,药物易于深达脏腑,是治疗疾患的最好时机,此时进行敷贴治疗最易刺激穴位、激发经气,药物有效成分易于汗腺渗透吸收。
“三伏贴”的最佳时间
今年三伏贴从7月7日开始,三伏天治疗时间为:伏前加强:7月7日至7月16日;初伏:7月17日至7月26日;中伏:7月27日至8月15日;末伏:8月16日至8月25日;伏后加强:8月26日至9月4日。三伏期任何时间均可贴敷,肺系疾病在每伏的头两天贴,疗效最好,儿童每次1~2小时,成人4~6小时,每年3次,3年为一疗程。
“三伏贴”适应病症
1.呼吸系统疾病:哮喘、慢性支气管炎、鼻炎、咽喉炎、久咳、体虚易感冒。
2.消化系统疾病:慢性胃肠炎、胃溃疡及其引起的胃胀、胃酸、胃痛等,胃肠功能紊乱,慢性腹泻。
3.妇产科疾病:慢性盆腔炎、痛经、产后头痛、产后风、宫寒不孕等。
4.神经系统疾病:头晕、头痛、失眠、肢体麻木、面瘫、中风偏瘫等。
5.疼痛症:风湿、类风湿及慢性劳损引起的颈椎病、肩周炎、腰腿痛、关节炎。
6.免疫力低,亚健康,身体及四肢寒凉怕冷,小儿厌食、遗尿、发育不良。
通过介绍,大家知道2016年的初伏是几号了吧。2016年的初伏是:7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