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夏避三伏,冬避三九”,在日常生活中多数人不喜欢三伏天。但在中医人的眼里“三伏天”可是一个黄金时间段。三伏天是冬病夏治调理的黄金时期。临近三伏天,2016年三伏灸时间表备受人们关注。下面一起来看看2016年三伏灸时间表。
2016年三伏灸时间表
伏前加强 :6月13日—7月13日(一周艾灸2-3次)
初伏 :7月13日—7月23日(一周艾灸3-4次)
中伏 :7月23号—8月12号(每天艾灸1次)
末伏 :8月12号—8月22号 (每周艾灸3-4次)
伏后加强:8月22号—9月1号 (每周艾灸2-3次)
三伏灸是利用“冬病夏治”原理,在夏天治疗冬天易发的疾病,以预防和减少该病在冬季发作,对以下两类疾病尤其有效:一类是过敏性疾病,如哮喘、反复呼吸道感染(鼻炎、咽炎、扁桃体炎、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等)、老年慢性支气管炎及小儿冬天易得的感冒;一类是跟虚寒有关的疾病,如胃痛、结肠炎、关节痛、虚寒头痛、肾虚引起的腰痛及其他疾病。
三伏灸的功效
艾灸有温经通络、升阳举陷、行气活血、祛寒逐湿等作用,在 “三伏天”施灸就能增加机体的免疫功能,针对哮喘、慢性支气管炎、过敏性鼻炎、慢性扁桃体炎、反复感冒、慢性胃炎、慢性结肠炎、风湿与类风湿性关节炎、肩周炎、颈椎病、腰腿痛、冻疮、手足发凉、和女子宫寒、以及脾胃虚寒类疾病有显著的疗效。
三伏灸注意事项
1.部分病人贴药后皮肤出现潮红或小水疱等是正常现象,若去药后灼热感仍甚者,可涂以少 许芦荟胶;
2.若已出现小水疱破裂而引起感染者,应及时就医;
3.灸疗后4个小时内严禁用生冷水冲洗;
4. 治疗期间避免食用辛辣、生冷、油炸食物,避免感冒,谨慎房事;
5. 贴药不能长于8小时,出现小水疱者应即时拆去药物;
6. 孕妇、血证及各种实热证患者慎用;3岁以下小孩不能使用。
通过介绍,大家知道2016年三伏灸时间表了吧。最后小编提醒大家,三伏灸不是适合所有人,大家要了解三伏灸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