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夏季,人们开始关注2016年几号进伏。了解进伏时间,可以提前准备防暑工作。那么2016年几号进伏呢?不知道的朋友,下面一起来看看2016进伏时间介绍。
2016年几号进伏
伏天是按照我国古代的“干支纪日法”确定的。每年夏至以后第三个庚日(指干支纪日中带有“庚”字的日子)为初伏,第四个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第一个庚日为末伏,合起来称为三伏。按阳历计算则出现在7月中旬到8月中旬。此时我国大部地区是一年中最热的时节。
2016年的三伏天总共有40天,其中7月17日“初伏”,7月27日“中伏”,8月16日“末伏”,8月25日“出伏”。三伏天里要合理作息,饮食清淡,并及时补水。
初伏:2016年7月17日至2016年7月26日
中伏:2016年7月27日至2016年8月15日
末伏:2016年8月16日至2016年8月25日

三伏天有贴三伏贴的习惯。知道了2016年几号进伏,我们来看看三伏贴介绍。
三伏贴介绍
三伏贴又称三伏天灸,是一种源于清朝的中医疗法,以“冬病夏治”为原理,在一年中最炎热的三天(“三伏天”)将中药敷贴在特定穴位上治疗秋冬发作的疾病。 敷贴的膏药如提款卡大小,一般四个为一组使用,针对不同的疾病,一般要将四片膏药一起贴在后背的不同位置,保持八小时即可揭下。 三伏天是以农历推算,于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为初伏,第四个庚日(十天后)为中伏,第五个庚日(再十天后)为末伏,均为一年内最炎热的日子,人体阳气最为旺盛。 进行三伏天灸时会使用辛温的外用药材,如生姜、白芥子、麝香、细辛,敷贴于特定的身体穴位上,可防治过敏性鼻炎、咽喉炎、哮喘、咳嗽、慢性支气管炎等秋冬发作的疾病。 中国政府鼓励民众使用三伏贴预防疾病,三伏贴属于医疗保险报销范围。
通过介绍,大家知道2016年几号进伏了吧。2016年7月17日进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