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日正逢国际博物馆日,明成化鸡缸杯亮相重庆。68件(套)创烧年代自唐代至清代的古陶瓷亮相重庆,其中包含一对首次到渝展出的明成化斗彩鸡缸杯和一套明成化斗彩珐华彩酒器。下面,我们一起来关注明成化鸡缸杯亮相重庆最新消息。
明成化鸡缸杯亮相重庆
据了解,该展共计展出古陶瓷68件(套),产地遍布全国,窑口涵盖广泛,形体各异,均创烧自唐代至清代,包含酒器壶具、立像坐像等。其中,一对高4厘米的明成化斗彩鸡缸杯成为亮点之一。两只杯子敞口垂腹,器身以花草和几只大小不同的鸡纹为装饰,底足楷书“大明成化年制”六字官款。
斗彩鸡缸杯为古代贵族喝茶用器皿,现今尚存的数量稀少。四川大学考古学客座教授范勇介绍,展出的这一对明成化斗彩鸡缸杯“差紫”浓郁饱满,色如赤铁。“差紫”是明代成化年间烧制瓷器时出现的一种特殊紫彩,色浓而无光,是鉴别同类瓷器的重要特征。
除鸡缸杯外,一套明成化斗彩珐华彩酒器也成为该展亮点之一。这套酒器含八个酒杯,一个梨形酒壶及一张托盘,杯底印有行书“御赐昭德宫珍藏大明成化三年”御赐款。据范勇介绍,该套酒器将斗彩和珐华彩等工艺融为一体,从技术上讲就实属罕见,且酒器为当时的皇帝御赐给昭德宫中嫔妃所用,如此完整的一套流传至今非常珍贵。
此外,元代红绿彩南海观音立像、元代青花釉里红凤纹凤首扁壶、元青花鬼谷子下山图大罐、明永乐青花缠枝莲纹压手杯等形态各异的瓷器也同期展出,旨在将具有独特东方魅力的中国陶瓷艺术品展现给世人,除元代青花釉里红凤纹凤首扁壶外,其余瓷器均系首次对外展出。
本次展出的瓷器均为民间收藏,来自中国不同地区。“从文物保护来看,博物馆等官方机构收藏文物是一个方面,但更多、更丰富的文物资源来自民间,所以应该鼓励全民合法收藏。”雷从云表示,民间文物收藏队伍大、数量多、品类盛,对保护、珍藏中国的文物艺术品是好事,也传承了中华悠久的历史文化。
明成化鸡缸杯
成化斗彩鸡缸杯是汉族传统陶瓷中的艺术珍品,属于明代成化皇帝的御用酒杯。是在直径约八厘米的撇口卧足碗外壁上,先用青花细线淡描出纹饰的轮廓线后,上釉入窑经1300度左右的高温烧成胎体,再用红、绿、黄等色填满预留的青花纹饰中二次入窑低温焙烧。外壁以牡丹湖石和兰草湖石将画面分成两组,一组绘雄鸡昂首傲视,一雌鸡与一小鸡在啄食一蜈蚣,另有两只小鸡玩逐。另一组绘一雄鸡引颈啼鸣,一雌鸡与三小鸡啄食一蜈蚣,画面形象生动,情趣盎然,后世多有仿制。
明成化鸡缸杯亮相重庆,重庆专家称应鼓励民间合法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