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了解,去年,我国沿海海平面较常年高9厘米,为1980年以来第4高位。注意到,35年来,我国海平面增长约11厘米,近10年海平面上升趋势明显。海平面升11厘米备受人们关注,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海平面升11厘米最新消息。
海平面升11厘米
《中国海平面公报》显示,2015年,中国沿海海平面较常年高9厘米,较2014年低2.1厘米,为1980年以来的第4高位。近30年,中国沿海的十年际海平面呈明显上升趋势。2006至2015年,中国沿海平均海平面较1996至2005年和1986至1995年分别高3.2厘米和6.6厘米,为近30年来最高的10年。
注意到,1980年至2015年,我国海平面变化总体趋势为波动上升,年上升速度为3毫米,高于同期全球平均水平。其中,1980年我国海平面较常年低2厘米,2015年,我国沿海海平面较常年高9厘米,也就是说,35年来,我国海平面波动上升11厘米。
《中国海洋灾害公报》显示,2015年,我国海洋灾害总体灾情偏轻,各类海洋灾害共造成直接经济损失72.74亿元,死亡(含失踪)30人。其中,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最严重的是风暴潮灾害,占总直接经济损失的99.8%;造成死亡(含失踪)人数最多的是海浪灾害,占总死亡(含失踪)人数的77%。
海平面升11厘米影响
海平面上升的影响,对内陆来说不明显,主要影响沿海区域。去年,受气候变化及海平面上升累积效应影响,河北、江苏和海南省的海岸侵蚀范围加大,辽宁、河北、山东等省的海水入侵与土壤盐渍化严重,“咸水侵入土壤后,对地下淡水水脉会有影响”。高海平面还加剧了浙江、福建、广东等地的风暴潮灾害,给当地人民的生产生活和经济发展造成影响。
上升11厘米对于我国来说意味着什么呢?表示,全球海平面上升是由气候变暖导致的海水增温膨胀、陆源冰川和极地冰盖融化等因素造成的,我国海平面上升与全球气候变化有关。国外科学研究机构曾发布数据,将格陵兰岛、南极等区域的冰川全部融化后,全球海平面上升7至10米,那么中国的长江口可能要淹没到南京,“当然,这是很极端的情况,概率是非常小的”。单从数据上看,11厘米并不高,但需要综合考虑其对海岸侵蚀、海水入侵、土壤盐渍化以及风暴潮的影响。
海平面上升原因
导致海平面上升的因素是很多的:大洋热膨胀、山地冰川、格陵兰陆冰和南极冰盖的融化等,世界大多数山地冰川在近百年内呈退缩趋势。例如,青藏高原尽管在冰川时期不一定像今天的南极大陆一样也有过统一的漫无边际的大冰盖,但有一点是肯定无疑的,那就是这里曾经大量存在的山地冰川在漫长的岁月里逐渐消融、消失。全球变暖导致冰川融化为海平面上升的主因,但是据2012年7月10日一项来自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的研究显示,假设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稳定,全球气温不再增长,海平面依旧会上升几百年。研究者在研究报告中说道,这非常复杂,主要原因是海水的热膨胀。即使全球气温稳定了,海水表面气温和深海气温依旧有差异,深海的气温会慢慢的升高,这会导致更多的海水发生热膨胀反应,继而海水整体体积扩大,海平面上升。这种反应要持续相当长一段时间,只有海水完全与大气温度达到一定平衡状态才会停止,这个时间估计是300年。
通过介绍,大家对海平面升11厘米有所了解了吧。35年来,我国海平面增长约11厘米,近10年海平面上升趋势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