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火车网 > 资讯频道 > 旅游专题 > 敦煌莫高窟经典壁画公开

敦煌莫高窟经典壁画公开

来源: 火车网 时间:2016-03-09 11:42:35 火车票预订

  3月8日,敦煌研究院在“三八妇女节”之际,以“大唐女神范儿”为主题披露了莫高窟中关于女性题材的经典壁画。敦煌莫高窟经典壁画公开备受人们关注,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敦煌莫高窟经典壁画介绍。

  敦煌莫高窟经典壁画公开

  3月8日,敦煌研究院在“三八妇女节”之际,以“大唐女神范儿”为主题披露了莫高窟中关于女性题材的经典壁画,揭秘唐朝女子“群像”,反映女性在唐代具有相当的社会地位。

  敦煌唐代壁画中的飞天非常精美,几乎是每窟都有。飞天又名“乾达婆”、“紧那罗”,是起源于印度的古神话中的人物,专司娱乐和歌舞的神。

  敦煌唐代壁画中女性乐舞伎主要包括天宫乐伎、舞伎。根据佛经,凡佛国上界,一切从事乐舞活动的神众都可以称为天宫乐伎,奏乐者称为“乐伎”,舞蹈者称为“舞伎”。

  敦煌唐代壁画中还有一类非常重要的女性形象,尽管她们不是以“女神”形象出现在敦煌石窟中,但她们却是出资开窟造像的女施主。

  敦煌唐代壁画中有非常多菩萨的形象,在印度佛教艺术中,菩萨的形象是有男有女的,随着佛教艺术传入中国,经过隋代演变,到了唐代时,敦煌壁画中的菩萨已经处处体现出了女性的柔美。

  “艺术来源于生活”,敦煌唐代壁画中乐舞伎的形象,无论是从华丽的服饰,还是曼妙的舞姿,都反映出女性在唐代具有相当的社会地位。

  学界对于菩萨以女性形象出现的原因多有解读,其中有一点大概是大众都会认可的:佛教所说的慈悲和女性的某种内心特征具有类比性,女性所具有的慈忍柔和,表现在日常行为中即是爱,就像母亲对于儿女的爱是无私和无微不至一样。

  关于天女的形象,学界普遍认为她的原型就是古代现实生活中的年轻贵族妇女形象,如帝王的后妃、公主,或王公贵族的妻女等。天女完美的外表,以及造福众生的广大神通,实际上也是古代人心目中理想女性形象的升华。

  了解了敦煌莫高窟经典壁画后,我们来看看敦煌莫高窟介绍。

  敦煌莫高窟

  莫高窟,俗称千佛洞,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它始建于十六国的前秦时期,历经十六国、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历代的兴建,形成巨大的规模,有洞窟735个,壁画4.5万平方米、泥质彩塑2415尊,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地。莫高窟与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并称为中国四大石窟。

  敦煌石窟营造及其历史过程,敦煌的悠久历史,当地有影响的世族与大姓,以 及敦煌同周围民族与西域的关系,在历史中没有或很少记载。

  敦煌石窟有成千上万个供养人画像,其中有一千多条还保存题名结衔。能够了解许多历史状况和历史线索。本生、佛传、福田经变、弥勒经变、宝雨经变、楞伽经变及供养人题记,可帮助了解古代经济生活的状况。法华经变、涅槃经变提供了古代操练、出征、征伐、攻守的作战图,及兵器装备的宝贵形象资料。

  敦煌壁画中保存有属于体育属性的资料,如骑射、射靶、马技、跃马、相扑、角力、举重(举象、举钟)、奕棋、投壶、武术、游泳、马球、蹴踘等。敦煌石窟的彩塑和壁画,大都是佛教内容:如彩塑和壁画的尊像,释迦牟尼的本生、因缘、佛传故事画,各类经变画,众多的佛教东传故事画,神话人物画等,每一类都有大量、丰富、系统的材料。还涉及到印度、西亚、中亚、新疆等地区,可帮助了解古代敦煌以及河西走廊的佛教思想、宗派、信仰、传播,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佛教中国化的过程等等。

  以上是敦煌莫高窟经典壁画介绍。看过之后,大家对敦煌莫高窟壁画有所了解了吧。

上一篇 敦煌经典壁画公开
下一篇 南京清明公交扫墓专线周六开通

免责声明:火车网文章信息来源于网络以及网友投稿,本站只负责对文章进行整理、排版、编辑,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热门推荐